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术界对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的研究关注日趋上升,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对心智障碍儿童的前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方面,对于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对兰州市M心智障碍服务中心的实践观察,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以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为切入点,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M心智障碍服务中心挑选了五个心智障碍儿童家庭,运用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尝试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改善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现状,就社会工作在介入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中的作用、局限性以及改善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心智障碍儿童家庭从亲友处获取了有力的情感支持,而正式支持中,政府和社会组织给予的支持相对有力,康复机构和社区支持较为薄弱。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现状的成因包括:政策细化不够,缺乏专业人员;普通学校缺乏推广融合教育的经验,特殊教育教学水平有限;社区现有活动少且不适用、无障碍设施建设匮乏;康复医疗机构知情提醒甚少等。针对上述状况,本研究以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社区支持薄弱为切入点进行社会工作实务干预。主要在“三社联动”模式下开展了社区工作人员心智障碍知识培训,构建了心智障碍儿童社区防走失网络,组建了社区助残志愿者队伍。通过社会工作介入有效地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心智障碍知识,形成了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社区常态化支持。研究表明,社会工作在介入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社会支持困境中能帮助联络各方资源,起到增进心智障碍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作用。但是社工的能力有限,更多的服务需要国家政策和其他同道者的努力,最后本研究从政策和服务两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