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总长2308km,其中石鼓以下称金沙江下段长1338km,该河段横截了南北向康滇地轴构造带,两岸多是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可以通称为金沙江大峡谷,沿岸人口稀少,交通十分困难。
近代对金沙江河谷地貌的调查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有关内容的学术论文刊于地质专报,后来的调查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沈玉昌的《长江上游河谷地貌》为代表,系统论述了金沙江沿岸的河流阶地;第二阶段为20世纪末期,部分专家重点讨论了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与阶地的年代问题;第三阶段为21世纪近4年来,配合若干水利工程又对金沙江有关河段的阶地做了专题研究。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水利委员会资助项目“金沙江乌东德坝区金坪子堆积体特征研究”和博士点基金项目“长江发育演变中的川江倒流研究”课题研究。对从攀枝花到宜宾段的金沙江河谷地貌进行了详细实地考察,调查沿江河流阶地的分布、测试阶地形成的年代、分析阶地堆积物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对阶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探讨了金沙江河谷地貌的特征以及金沙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定的高阶地砂砾层中一部分是震旦系砾岩的风化残积,并非冲积层;个别地点以前所定的阶地,其阶地面是次生的人为整理的台地面,并非阶地面;有些地点的“阶地”平台系古河道上的崩坡积平台,也非阶地平台。
(2)金沙江下段各河段性质不同,有的是被袭夺河段,有的是袭夺河段,因此各地阶地的高度和阶地堆积物的形成时代不是同步的,它代表各河段深切速率、深切幅度与河流堆积物的发育,通常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金沙江下段各河段的发育历史有一定的时空差别。在这样的山地河流不宜做传统的阶地位相分析,用阶地位相分析来反应区域构造运动就更加困难,也是不可行的。
(3)金沙江下段河床中厚几十米的细颗粒堆积物,可能不是由新构造运动的沉降造成的,而与个别河段的深槽发育和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
(4)金沙江上段本是顺断裂构造向南流入滇西盆地的,金沙江下段的三段南北向河段,也是顺不同的断裂构造向南流的河流。金沙江的贯通和东流,缘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及其后来的川西高原与滇西高原的强烈隆升,导致川西的溯源侵蚀、河流袭夺和金沙江河水的顺势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