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初,Robert首先在法国将CR融合器应用到人的颈椎手术[1],此后颈椎椎间融合器在临床上陆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3]。第一、二代颈椎椎间融合器多由钛金属材料制成,其生物相容性良好,与骨组织刚度相似[4],但由于钛金属对X线存在着较强的遮蔽作用,普通的X线很难透过,难以直接观察融合器内植骨的融合、成活情况,目前国际上尚缺乏有效的无创性或微创性检查手段。研究目的:利用不同影像学手段探索评价颈椎椎间融合器内植骨融合及骨成活状况的方法,为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人体后的随访评估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指导。研究方法:以颈椎螺纹融合器(threaded fusion cage,TFC)为例,对2003.11~2005.7在我院骨科行颈前路减压螺纹融合器+钛钢板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51例进行随访,其中颈椎病患者41例,颈椎创伤骨折脱位患者10例,随访时间3~15个月。术后1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随访时分别摄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动力位X线片,参照美国FDA[5]及Kandziora[6]制定的标准,即:1)伸屈动力位X线片融合椎体间角度变化小于5o;2)椎体间融合器周围无明显透光带形成,融合器无偏移;3)钛钢板螺钉系统未见松动,融合器周围骨质透亮区不超过其表面的50%,对结合前路钛钢板内固定的颈椎椎间融合器内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满足以上条件时视为植骨融合,否则为不融合。术后3~15个月随访时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型CT,在120kVP/100mA工作条件下以0.5mm为层厚对颈椎行断层扫描,然后以2mm为层厚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图象重建,利用CT重建法对植骨融合进行评价。颈椎病术后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随访时以99mTc- MDP为显像剂进行标记,行颈椎核素骨断层扫描,根据计算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技术,定量计算植骨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另选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匹配的颈椎病术前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仅行颈椎核素骨断层扫描。通过两者对比,观察植骨部位的成活情况。研究结果:所有患者X线片显示融合器无明显偏移、下沉,周围骨质无明显透亮带形成,钛钢板螺钉未见松动征象。颈椎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活动度0o者35例,椎体间活动度0~2o者16例,未发现活动度大于5o者。融合器内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CT重建可清晰的观察到融合器内植骨的结构状态,可见骨性结构,并见其连接上下椎体,但形状及骨质疏密程度各异,可将融合器内植骨融合情况进一步划分优、良、差Ⅲ级,植骨融合达优者21例,占总数的41.2%;良者27例,占总数的52.9%;差者3例,占总数的5.9%;骨性融合率为94.1%。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CT重建及X线结果行配对χ~2检验,得出χ~2=0.35,Kappa=0.90,P>0.05,表明两种方法对骨融合的评价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且具有高度一致性。观察组融合器内植骨区较对照部位显示核素浓聚,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别,放射性计数比分别为1.8804±0.293、1.084±0.016,行组间t检验,t=2.713, P﹤0.05,提示自体移植骨部位较未行手术的正常部位骨代谢活跃,视为移植骨成活,植骨成活率为100%。研究结论:1.利用X线法对颈椎椎间融合器内植骨融合进行评价,精确性差,但较为经济,适宜于对术后病例的普查、筛选;2. CT重建法评价融合器内植骨融合更为直观、精确,能够观察到融合器内骨质及植骨的生长方式,早期发现内固定物尚未发生松动时的较差植骨融合,是一种较好的评价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方法,但较为昂贵;3. HawkeyeSPECT/CT通过准确的定位,可从骨代谢的角度对植骨的成活情况作以客观的评价,有望对颈椎融合器内植骨融合实现早期监测;4.证实颈椎间融合器内自体椎体植骨的成活率和骨融合率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