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程的出现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优良的载体,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过于分散的微课程,呈现出重复、不全面、不成系统等问题,难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系列微课程是微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使教学资源系统化,有利于因材施教。三重表征作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运用三重表征设计的系列微课程,既能将网络中优秀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又能利用可视化资源培养学生化学学习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核心素养。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微课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系列微课程进行了概念界定;同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了解学生三重表征思维转换能力、学生和教师对微课程的了解程度及“离子反应”教学现状。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排两个方面对“离子反应”内容进行了分析,依据细化理论,对“离子反应”知识进行细化,依据认知负荷理论及三重表征内涵进行知识点整合,应用宏观表征知识连接、微观表征知识解释和符号表征知识搭桥的原则制作出5节系列微课程,分别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反应知识点小结。这些微课程主要包括微教案、学习任务单、微脚本和微视频等内容。将制作的微课程在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进行了教学实践,并运用三重表征行为分析法对微课程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实践结果表明,将碎片化的微课程体系化,易受到学生欢迎;将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运用于“离子反应”知识教学的微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原理和规律。同时也注意到,培养学生三重表征思维能力应考虑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设计微课程应以实验为基础,注重三种表征水平之间的转换与平衡。系列微课程案例丰富了微课程资源,可以供学生和制作团队观看学习,为有志于研发微课程的研究者提供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