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约车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经济的快速兴起给城市交通领域带来新的活力与发展契机。网约车,又称“网络预约出租车”,作为共享经济在交通出行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整合资源、匹配供需,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但与此同时,这一新兴业态也面临着野蛮生长、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等问题,制约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若完全依赖针对传统巡游出租车的监管模式则难以有效应对以上困境,因而倒逼政府反思与完善网约车监管制度设计。
  我国网约车地位合法化一方面明确了鼓励网约车创新与发展的积极态度,为以后的网约车政府监管奠定基调,另一方面也为规范网约车正常运营、助力传统巡游出租车升级转型提供契机。此后,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本地监管细则,积极探索出监管严格、宽严结合与监管宽松三种网约车政府监管模式。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确定政府监管边界,明确多个监管主体的职责范围,选用恰当的手段策略,真正彰显“包容审慎’’这一基本理念,成为决定各地网约车政府监管水平的关键所在。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选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以及深度访谈作为研究方法,从公共利益规制、规制俘获与回应性监管理论的角度出发按照“监管理念-监管主体-手段策略-外部环境”这一思路提出分析框架。首先,本文从宏观层面把握我国网约车政府监管概况,了解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济南市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推动网约车监管的实践进路,并从访谈资料中提炼出济南市网约车政府监管的四重困境,包括:监管理念存在偏差、监管主体能力不足、手段策略不尽完善以及外部监管环境存在压力,并分析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规制俘获引发理念偏差、合作监管机制运行乏力、手段策略陷入路径依赖、监管外部环境亟待净化。
  在对困境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揭示我国网约车政府监管的优化路径,包括:首先,矫正政府监管逻辑起点,将政府监管重心由事前准入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新旧业态公平、融合发展;其次,完善多元共治的市场监管体系,夯实跨部门合作监管基础,优化多主体监管权分配机制:再次,构建回应性监管手段及策略,完善种类多样、刚柔兼济的监管行为:最后,净化网约车政府监管外部环境,营造数字化监管氛围,强化黑车打击力度。通过以上四种优化路径,助力我国网约车政府监管实践走向成熟与完善。
其他文献
中国基层的镇街、村居是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兼容法律制度与民约效力,以及发挥国家嵌入与协调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的直接场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处于基层镇街、村居一线的基层干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行动主体,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层治理能力,进而决定基层治理成效,成为影响基层经济发展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评价与发展滞后,能力短
学位
签约家庭医生不仅能够促进居民的健康管理、社区干预,而且能够促进社区诊疗、社区康复、分级诊疗,降低患者就诊时间,控制医疗费用。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水平、医疗资源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开展面临着重重挑战,因此应更加重视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现状,探索未签约居民签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居民不愿意签约的原因,针对本研究中的
纵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便是流动人口的出现及不断壮大。2019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然而,在我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人口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更多地只是完成了地理空间上的移动,却没有实现福利待遇的同步转移,被自然地排除在居住地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居住证制度的出台就旨在弥合这一待遇差距,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权益。自2016年《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已经建立起以
环保约谈是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举措,创新性地打破了传统的条块关系,以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与地方政府间面对面会谈的形式直击地方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成为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  在环保约谈的背景之下,一些被约谈的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情况却显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形。据统计,在2014-2018年间被约谈的76个地方政府中,既有以Y市为代表的铁腕治污的样本城市,也不乏F市等多个因治污不力
学位
伴随着城镇化浪潮的推进,城市逐渐向郊区扩展,城郊农村社区被迫卷入"村改居"浪潮,被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村改居"社区是一种过渡性社区,具备一般社区的基本特征,又有自己独有的特性。其社区事务繁杂,加上治理理念的偏离、治理目标的不明确,出现了碎片化现象。整体性治理作为公共管理的新范式,以满足公民需要为导向,用于解决治理中产生的碎片化现象,通过协调、整合、责任三大治理手段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而人民满意的前提就是保障安全。校园安全在宏观上,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微观上,为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校园安全问题却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校园安全事故依旧频繁发生,对校园安全事故的致因分析依然不够明晰,相关研究囿于宏观、分析视角单一。因此,明确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构成严峻挑战。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能够符合老年人在家养老的意愿、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养老需求,已成为健康老龄化的新趋势。  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服务链理论,运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并以济南市的实践案例为蓝本,从组织、规划、运行、监管四个方面,对中国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体系进行构建。组织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引导多元主体实现统筹协调。基层政府处于行政层级最底端,资源少、责任重,既要完成上级政府安排的工作和任务,又要管理辖区内复杂化、多样化、动态化特征日益明显的公共事务,因此在社会治理中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大。伴随着企业、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在社会治理中重要性和优势的逐渐凸显,创新治理模式,从政府外部获得资源支持,成为基层政府解决当前社会治理困境的重要路径,
学位
互联网公益被视为中国慈善的未来,作为网络公益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公益平台在慈善法颁布后逐渐发展,多种运营模式日趋成形,加强对其的研究是应有之举,相互宝就是网络公益平台运营模式中一种较为新颖的网络互助型模式的代表,本文以PEST模型和迈克尔·波特的共享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无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归纳了国内外互联网公益平台的运营模式类型和运营影响因素,并重点对相互宝的发展历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与全面普及,网络募捐应运而生。这种新兴模式拓展了传统慈善募捐的活动空间,促进了互联网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近几年屡见不鲜的网络募捐失范现象,以及频频曝光的“同一天生日”、“罗尔事件”等网络“骗捐”“诈捐”事件,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为网络募捐的发展蒙上了层层阴影。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强化网络募捐的监管力度。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并没有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