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和所有的人际交往中。然而,由于不同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所以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以及所实施的礼貌策略也不尽相同,亦即礼貌具有文化特征。 正是由于各社会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现象应该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因为一旦说话人一方的面子由于对方的礼貌策略运用失误而遭到伤害,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交际的失败。据此,对英汉礼貌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十分必要。众所周知,Brown和Levinson(1987)曾在其Politeness:Some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一书中,对英语和印度的两种方言Tzeltal与Tamil进行过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得出了双方在礼貌策略实施方面的异同。而MariaSifianou(1992)也在其著作Politeness Phenomena in England and Greece: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中对英语和希腊语中礼貌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对比研究,总结得出了希腊人整体上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礼貌策略、英国人则更注重于使用消极礼貌策略这一结论。因此,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对英汉礼貌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索了其社会文化根源,强调指出了文化差异是引起英汉礼貌策略实施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强调指出了进行英汉礼貌策略对比的原因。并勾勒出全文大致框架结构。 第二章解释何谓“礼貌”,侧重介绍了“礼貌”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概述了前人在礼貌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重点放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上。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但须值得提醒的是他们的理论主要基于英语社会与文化,因此不可能在汉文化中对号入座。本章也提到了Leech的“礼貌原则”,同样,Leech的有关礼貌的理论也主要面向英语文化与社会,因此与 内容摘要75——汉文化对礼貌现象的诠释亦不能—一等同。本章还对汉文化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论述,对比得出了英汉文化中礼貌现象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 第四章制前一章里所论述的“损害面子行为”,提出了如何应付这些行为的策略。同样,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些“礼貌策略”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实施中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第五章是一项间卷调查,主要调查英汉两个语种的人群对礼貌现象的各自理解、判断礼貌的标准、实施礼貌策略的差异,从而检查杜会文化因素对其制约的程度,以利于今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实际教学意义,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而本文最后的结束语也是未竟的,它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在两个交际者都彼此深涪对方文化习俗的前提下,究竟应该以哪种文化作为交际的标准?不解决这个间题,就有可能会造成新的“交际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