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草醚原药大鼠慢性毒性与致癌试验病理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草醚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抑制原卟啉原Ⅸ氧化酶的除草剂,在动植物间有良好的选择性。吡草醚是需光型除草剂,叶面施用后,在光的作用下,能快速诱导植物叶子的坏死或者干枯。迄今为止,吡草醚是麦田除草剂中活性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品种之一,因此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病理组织学的角度探讨吡草醚原药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与致癌作用。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大鼠慢性毒性与致癌性合并试验,将640只大鼠按动物体重随机分为4组,1个空白对照组及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60只,雌雄各半。持续给药过程中,分别于第26、52、78、104周四个时间点进行系统解剖。所有实验动物(包括实验过程中死亡的动物)都进行完整系统解剖及详尽记录观察,其中肉眼可见的所有病变或可疑病变组织都进行组织学水平的检查。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慢性毒性试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从第52周开始,对照组及不同给药组的大鼠脏器中均发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但这种改变属于老龄化自发性的病变。到第104周,高剂量组中雌性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发生数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的升高(P<0.01),中剂量组雌性大鼠肾脏间质炎的发生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种变化也是显著的(P<0.05),而低剂量组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雄性大鼠的肾组织中并没有发生类似的变化。致癌性组织学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肿瘤绝大部分发生于78周以后。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大鼠肿瘤发生率、潜伏期、多发性以及各类型肿瘤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均是大鼠自发性病变。上述结果说明,吡草醚原药对SD大鼠没有明显的致癌作用,但是会导致肾脏发生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且该变化具有性别差异。本论文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及生产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分级结构适用于大规模移动Ad Hoc网络(MANET),但是分级拓扑结构难以维持,并且MANET的移动性带来了结点通信的稳定性和通信开销问题.该文提出了MHSR协议以形成分级拓扑结构,并
近年来,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了大多数国家央行的共识,但是,关于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也存在很多的争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利弊。将其收益概括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通过术前护理、术中手术配合、术后护理的护理措施。结果:经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想方设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创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高校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摒弃一些旧往的教学模式,将
2011年《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后,安全监管部门被新赋予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肩负起保护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权利的重任。面对我国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形势,如何加强地方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从社会管理创新到全面深化改革,信访制度也迎来了全面改革的契机。信访制度改革从过去局部性、功能性和散点式改革转向系统性、结构性和协同式改革。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