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新方法:检测浓缩脑脊液中CFP-10和ESAT-6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预先浓缩脑脊液增加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抗原浓度,以期提高ELISA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的敏感性,评价其对TBM的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住院病人102例,其中46例临床诊断为TBM和56例非TBM患者;2、使用透析袋浓缩脑脊液;3、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脑脊液原液及透析浓缩的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CFP-10)和6000早期分泌性抗原(early secretory targetantigen6000,ESAT-6),比较脑脊液浓缩处理前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评价该此改进方法在TB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经ELISA测定,临床诊断为TBM患者的脑脊液原液CFP-10和ESAT-6阳性率一致,均为13.04%(6例/46例),未出现假阳性,故敏感性为13.04%;临床诊断为非TBM患者CFP-10和ESAT-6均未出现假阳性(0例/56例),故特异性为100.00%。2、经ELISA测定,脑脊液透析浓缩液CFP-10阳性率78.26%(36例/46例),假阴性率为21.74%,故敏感性为78.26%;临床诊断为非TBM患者CFP-10假阳性率为3.57%(2例/56例),故特异性为96.42%。3、经ELISA测定,脑脊液透析浓缩液ESAT-6阳性率76.09%(35例/46例),假阴性率为23.91%,故敏感性为76.09%;临床诊断为非TBM患者ESAT-6假阳性率为1.79%(1例/56例),故特异性为98.18%。4、经χ2检验,TBM组脑脊液浓缩前(脑脊液原液)和脑脊液浓缩后(脑脊液浓缩液) CFP-10和ESAT-6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非TBM组脑脊液浓缩前(脑脊液原液)和脑脊液浓缩后(脑脊液浓缩液)CFP-10和ESAT-6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差异(P>0.05);TBM组和非TBM组脑脊液浓缩前(脑脊液原液)和脑脊液浓缩后(脑脊液浓缩液) CFP-10和ESAT-6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改进的脑脊液透析方法浓缩脑脊液能显著地提高CFP-10和ESAT-6经ELISA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且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辅助手段。能为临床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并及时治疗,改善预后等产生重大的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发展工业大数据,核心在于加快促进工业大数据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和融合应用,推动制造业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应用创新,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
近一段时间,多家媒体报道了我国研发治疗性乙肝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这一信息令众多乙肝患者非常振奋。那么,治疗性乙肝疫苗可以使用了吗?该疫苗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乙肝治疗已经有了新的绝招?近日,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这一问题,笔者采访了以诊治肝病见长的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士敬博士。  笔者:您能介绍一下治疗性乙肝疫苗吗?  刘博士: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对预防性乙肝疫苗进行改进后的产品
期刊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反复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发作时可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患者出现突然昏倒、神志丧失、口眼歪斜、双目直视、四肢抽搐等症状,或者出现感觉、运动、行为等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具有突然性、反复性和自然缓解性等特点。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有八九百万癫痫患者,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患儿的各种癫痫发作困扰着数百万个家庭。然而由于人们对癫痫病的偏见和无知,致使许多癫痫患儿得不到很好的
期刊
数字孪生、赛博物理系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这四个术语是新工业革命实践活动中被频繁使用的重要概念。清晰辨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抓住内涵和实质,有助于引导企业做好智能制
在新基建背景下,预计企业的IT基础设施投入和数据中心建设也会迎来新一波增长。从一方面看,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企业可以利用新基建带来的数字化建设、基础设施升级的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报告说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它不仅与消化道溃疡密切相关,而且还是胃癌的始发原因之一。这一观点不仅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也引起许多胃病患者的震惊。那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就会得胃癌呢?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感染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确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胃癌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幽门螺杆菌人群的4倍,但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