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时期以来到新世纪,女性诗人以巨大的勇气书写着女性的历史境遇与现实处境,以实际行动争取着女性言说的权利,使女性诗歌迅速崛起,取得辉煌的成绩。本文以女性主体意识为轴心,梳理自新时期以来到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演变。女性主体意识是当代女性诗歌的灵魂与支点。从女性诗歌二十余年的创作整体来看,其创作轨迹约略可以分为相对不同但又有内在联系的三个阶段,其女性主体意识也与此相对应从觉醒到强化继而深入发展。对于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演变,本文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女性主体意识觉醒,此时的女性主体是站在人的高度呼唤着平等与爱情。舒婷、林子率先喊出了女性的声音,解构、颠覆着男权镜像,充满怀疑和反思的品格。
第二部分: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女性诗人对历史、自身和生存处境的烛照和反思使女性主体意识得到空前的强化,此时的女性主体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形象“浮出历史的地表”。女性主体意识强化,女性诗人从“女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对女性性别身份的自觉体认。文章从“黑夜意识”与自白话语、母亲质疑和家的逃离、自我寻找与躯体言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等为代表。
第三部分:进入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女性诗人淡化了性别对抗而走向日常关怀,作为个体的女人是一个真实的生命与独特的话语者。她们把对时代生活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同具体、琐屑的生活细节联系起来,呈现一种多元化打开的姿态。一方面,翟永明、王小妮、唐丹鸿、蓝蓝、林雪等从世俗生存中挖掘着未被我们认识的女性生存的本相;另一方面,巫昂、尹丽川以“身体性”题材为支点,以一种无拘无束的方式书写着独特的生命感悟与体验,表现着生活的冷峻和严酷。
这样的划分主要是对女性诗歌的主要状貌而言,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断裂,三个阶段是统一于女性主体意识不断的变化并且渐强渐宽的潜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