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它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手段,以实现风险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是否能够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入世以来,国外银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它们正以雄厚的经济资本、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市场营销和风险计量控制手段等优势,同我国商业银行展开了全面激烈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相对比较晚,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计量的研究相对发达国家也较晚,且信用风险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对国外风险计量模型介绍和发展趋势探析研究多,较少研究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实的风险模型构建与精确测量,同时研究内容针对性不强。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以风险量化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由于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信用风险严重威胁着银行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及其经济资本配置方法和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然后根据搜集的信用风险计量所需的样本原始数据,运用Excel,Matlab等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公司的股权市场价值、股权价值的波动率、公司资产价值和资产波动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量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KMV模型,依此研究了违约点、违约距离、期望违约频率等信用风险相关参数,同时对KMV模型得到的期望违约频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配置并以此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践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与经济资本配置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