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停刊,历时近四十五年。作为中国出版界办刊时间最长的期刊之一,《东方杂志》历经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可谓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晚清时期宣扬立宪主张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坚持中西文化调和论,从“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到甘做“舆论的顾问者”,从追求中国智识之士新生到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励精图治,从改良杂志形式到经历一次次挫折后重振旗鼓,《东方杂志》都以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包容大气、多元开放的良好的杂志形象。在《东方杂志》办刊史上出现过的历任主编,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等等,他们作为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广大有志之士中的典型代表,将心血和智慧凝聚于《东方杂志》,以文字作为救亡图存的武器,深刻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他们的精心培育和辛勤付出下,《东方杂志》日渐从“选报”时期的文摘刊物转型成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及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型综合性期刊。本文以1904年—1941年的《东方杂志》为研究对象,以《东方杂志》的时代发展沿革为脉络,从期刊编辑学的理论视角,对《东方杂志》的办刊规律,如办刊史、办刊宗旨、办刊策略、编辑方针、编辑体例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引入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从宏观上综合分析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于《东方杂志》内在办刊品格的影响。通过总结《东方杂志》在编辑出版活动中的实践经验,获得对于当今期刊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即要坚持读者第一的原则,在帮助读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升理论素养和学识水平的同时,与读者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尊重读者,重视读者的需求与建议。要以期刊编辑的本职工作为出发点,做到“编学一体化”,即围绕提高稿件编校质量和期刊专业水平的核心,通过学习期刊所属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不断培养和提高编辑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期刊竞争力。要以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思维,要以发现的眼光和敏锐的嗅觉,策划出兼具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选题,打造品牌栏目,进而打造品牌期刊,使期刊走出同质化发展的困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