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性生物碱Chaetominine的仿生合成和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唑啉类和吲哚类生物碱是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和药物的核心结构。这些结构独特、具有抗肿瘤等活性的化合物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细胞毒性生物碱chaetominine(1)是南京大学谭仁祥实验室于2006年从南沙参叶优势内生真菌—毛壳菌种IFB—E015的固相培养基中分离出的一种次级代谢物,它是具有全新骨架的一种三肽衍生物。与目前常规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相比,chaetominine(1)对人白血病K562和结肠癌SW116等肿瘤细胞株有更强的抑制活性,它的合成对抗癌药物的研发有重要的意义。 松叶蜂类害虫是我国重要森林害虫,近年来更加猖獗。现在研究所用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图2)多数是从国外进口,对我国的人工合成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鉴于以上二者的重要性,本论文的目的是:1、以天然、廉价的D—色胺酸和L—丙氨酸为手性源,建立一条简洁、高效、条件温和的chaetominine的仿生合成路线;2、从谷氨酸出发,开创新的、简洁的哌啶酮的合成方法;3、分别从(R,S)—1.3—丁二醇、(R)—苹果酸和(R)—3—羟基丁酸甲酯出发,实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全合成。通过实验我们取得了以下结果: 一、以D—色氨酸和L—丙氨酸甲酯为手性源,模拟生源合成方法用四步以26.2%的总产率完成了细胞毒性生物碱(—)—chaetominine(1)的仿生合成,同时用五步以32.7%的总产率完成了(+)—10—epi—chaetominine(2)的仿生合成(图3),而且分别通过晶体衍射确定了二者的绝对构型。与已发表文献相比,此路线更为简洁,总产率也有很大提高。 二、从D—谷氨酸出发,在研究chaetominine的不对称全合成过程中,发展了3—氨基-2,6—哌啶二酮Ⅱ和3—氨基—6—羟基-2—哌啶酮Ⅳ的合成方法(图4)。 三、分别从(R,S)—1.3—丁二醇、(R)—苹果酸和(R)—3—羟基丁酸甲酯出发,完成了松叶蜂性信息素差向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合成和部分光学异构体的不对称全合
其他文献
本实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词典》及相关文献资料,选择了十三种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治疗效果的中草药-黄柏、黄连、黄芩、苦参、
近年来,响应型胶体材料和软物质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外界环境条件(如pH、温度、光、电场和磁场等)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引起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明显变化。其中光响应分子有序聚集体由于无需外界添加物、制备简单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新型绿色溶剂和“软”功能材料,“可设计性”是离子液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将离子液体的疏水链增长,使之具有类似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就可以得到
本文主要开展了新型双功能硅烷设计合成的研究,及利用双功能硅烷为原料、以巯烯点击化学为方法、通过正交点击反应设计并制备新型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的研究。双功能硅烷以商品化硅烷偶联剂为原料,通过硅烷间的水解反应一步法制备,利用萃取蒸馏或者简单的柱色谱的方法即可提纯。新型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通过依次重复巯烯麦克尔加成反应(thiol-ene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和自由基中间体的
在本论文中,我们选用Ce02纳米棒作为载体,并选用了合适的负载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金催化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不同尺寸金物种(原子、团簇、颗粒)催化CO氧化活性的研究在棒状纳米二氧化铈载体表面通过胶体沉积法,沉积沉淀法以及还原气氛的处理分别制备出含有金原子/团簇/颗粒的负载型金催化剂,通过球差校正的HADDF-STEM直接观察到不同尺寸的金物种,并使用in-situ XAFS、in-si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