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的不断虚拟化,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物理身体相分离,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相分离,使得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侵害虚拟主体名誉的案例中,侮辱、诽谤不再指向民事主体的真实身份,而是指向民事主体所支配的虚拟主体,最终造成的损害也是虚拟主体的社会评价下降。如果按照传统的名誉权救济理论,虚拟主体的名誉利益需要具备“现实针对性”才能被法律保护,脱离于现实人格的名誉利益不被名誉权客体所接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虚拟化,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物理身体相分离,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相分离,使得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侵害虚拟主体名誉的案例中,侮辱、诽谤不再指向民事主体的真实身份,而是指向民事主体所支配的虚拟主体,最终造成的损害也是虚拟主体的社会评价下降。如果按照传统的名誉权救济理论,虚拟主体的名誉利益需要具备“现实针对性”才能被法律保护,脱离于现实人格的名誉利益不被名誉权客体所接纳。换言之,民事主体与虚拟主体的“合离性”是虚拟主体名誉能否得到保护的直接依据。这就使得民事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人格尊严无法得到全然的保护,在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虽然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分离,但是仍然会投射出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因此,对于虚拟主体名誉利益的观点亟待改变,民事主体基于虚拟主体支配的名誉利益需要一个民法中的“栖身之地”。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并非对立存在,虚拟主体是民事主体在网络中权益的载体,是民事主体实施网络行为的工具。民事主体基于虚拟主体产生的社会评价,来源于背后自然人、法人在精神和财产上的投入,能够产生人格利益,属于名誉利益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仍然应当归属于现实主体名誉权的保护范畴之内。侵害行为虽然并未直接指向民事主体,但针对的是虚拟主体的支配者。通过对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中“社会评价”进行广义理解,能够找到虚拟主体名誉利益的保护路径。而对于保护的范围,应当限定于具有美誉性、社会性的虚拟主体。当虚拟空间中的人格利益与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保护虚拟空间中的人格利益。文章的第一部分,分析虚拟主体的法律性质、特点,以及不同类型虚拟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关系。借助两篇裁判观点截然不同的案例,总结在网络环境下侵害虚拟主体名誉的案件特性和当前同案不同判的司法现状。文章的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保护虚拟主体名誉利益所面临的障碍,从主体、客体、利益冲突等方面阐述保护虚拟主体名誉所面临的衔接难题。文章的第三部分,为保护虚拟主体名誉进行理论上的证成,阐述保护虚拟主体名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反思与借鉴学理上针对虚拟主体名誉的相关理论。文章的第四部分是对于第二部分的回应,分别针对第二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尝试探讨如何在名誉权的框架之内解释出对于虚拟主体社会评价的保护,包括在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阐释,以及完善举证方式和协调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犯罪也日渐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在洗钱犯罪方面,犯罪率也大大提升。它不仅破坏了稳定公平的金融监管秩序,同时也破坏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体制更是严重威胁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面对着此种情形,与时俱进且体系完整的反洗钱制度便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制度应当能够全方位的监管、预防、惩戒、打击一切形态的洗钱犯罪活动,让狡猾多变的洗钱犯罪者们无所遁形,无处可逃。但是自21世纪以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广告产业急速发展。互联网流媒体时代,新型形式的广告也逐渐风靡。为了谋求市场发展,广告主们青睐找寻代言人为其商品或者服务予以推广、宣传,实现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在广告活动中出现的虚假广告等情况,并且我国目前仍没有完备的广告代言约束机制,这也就导致虚假广告引发很多消费纠纷,导致广告市场与经济市场发展紊乱的现象。虚假广告频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消费者之合法权益也遭受严重侵害
非现场执法是信息化和法治化融合的主要代表,是数字政府、数字法治建设的先头兵,日益成为行政执法的重要方式。《行政处罚法》在2021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修订,增设了第41条,体现了非现场执法的行政处罚要求,就公民知情权、证据效力、告知规范等作出原则规定。从近两年实践来看,法律适用还存在进一步细化解释的空间。通过规范分析和案例检索,发现非现场执法在具体领域的适用还存在高位阶法律欠缺、实体和程序问题突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作为特别程序专章在第二次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出现,皆在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诉讼权益。在体系层面,目前我国涉及该制度的条文分布零散,表现出较强的依附性;在实践层面,当前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司法实践主要基于局部地区的试点经验和地方性的工作指引,加之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流程和监督制度等不完善,导致合适成年人在参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活动时职责不清,仅是被动地到场见证对未成年
近年来社会生活飞快发展变迁,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被广泛普及,电子合同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订立电子合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意思表示错误问题,虽然传统民法中设置了意思表示错误规则,但由于电子商务合同和电子商务交易显现出愈来愈多的区别于传统合同和传统交易的特征,导致电子商务合同中的错误形态相较于传统意思表示错误形态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电子错误形态。但司法实践受限于我
身处数字时代,所有人都是数字科技革命的参与者,数据化的个人信息塑造着社会的未来与个人的发展。敏感个人信息因承载最高人格尊严与个人自由、具备最高经济价值与创新潜力,成为个人信息领域的关注焦点。敏感个人信息处理中的单独同意规则成为指导信息处理者合法合规创造经济价值、激励信息主体主动维护个人信息权益、平衡市场主体权益的关键所在。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明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流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敏感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态化,但同时也增加了权益侵害的风险。敏感个人信息一旦遭到滥用,其不仅会带来物质性损害,更容易带来人格尊严等精神层面的损害,对敏感个人信息进行特殊保护是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敏感个人信息权益侵害的高风险性决定其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特殊保护地位,《个人信息保护法》亦对此予以回应和重视,但
应急行政处罚是非常态下行政处罚制度的特殊适用。2021年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中新增了应急处罚条款,即《行政处罚法》第49条“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针对当前实践中广泛存在的违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建立一套合法有序的应急行政处罚程序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行政处罚法》新增的应急处罚条
在当下的风险社会中,不同的部门法之间都有各自的任务所在,理想的状态下,不同部门法之间应当是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对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化解。但从法律运行的实然状态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以行政犯的出罪困难为典型代表。由于刑法与行政法作为不同部门法所存在的价值追求差异,以及调整手段的不同,使得刑法尤其是与行政法的冲突愈加明显,司法实践中入罪与出罪失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元、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和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生活的步伐加快,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文化消费变得更加迅速。二次创作的涌现与当前社会和文化的进步相吻合,且可望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因为它已成为社会新一代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并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其快速发展导致了一些版权侵权纠纷。因此,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