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一个罗曼史》中拉莫特生存困境的福柯式解读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有·一个罗曼史》(《占有》)是英国作家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A.S.拜厄特)最受好评的一部小说。本文拟运用米歇尔·福柯对权力与知识话语、权力与空间、以及权力与身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阐述,对《占有》中19世纪的女诗人克里斯塔贝尔·拉莫特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在19世纪维多利亚社会,男权话语通过强化男性知识权威而贬低女性智力,使得拉莫特的作品得不到社会认可,由此否认了拉莫特知识生产者的身份并剥夺了她作为女性诗人的话语权。其次,艾什与拉莫特频繁的书信往来与亲密关系的逐渐加深,摧毁了拉莫特与布兰奇建立的女性联盟,并导致拉莫特最终失去两人为争取女性独立自主的独居空间。至此,拉莫特由于生存空间的进一步受挤压而陷入更严峻的生存困境。最后,拉莫特与艾什的秘密约会,在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道德规约下,导致她失去对身体的自主权;拉莫特对布兰奇自杀的内疚,她对自我价值的持续否定,这些都使其独立思想也被男权社会扼杀。最终她封笔隐居,无法摆脱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社会,男权“理性”话语对女性声音的压制,男权对空间操控,监视女性,侵占其生存空间,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思想的规训是造成拉莫特无法保持个人自主性的重要原因。拜厄特对拉莫特追求女性独立自主,历经艰难却最终陷入生存困境的过程的叙述,展现了她对知识女性生存状态以及女性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
其他文献
艾丽斯·西伯德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著名作家。《可爱的骨头》是其三部著作中最著名的一部,该小说赢得了著名评论家和出版商的赞誉。小说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茜·沙蒙在被邻居哈维先生强奸、杀害和肢解后进入天堂,俯瞰家人如何努力重建的故事。近年来,《可爱的骨头》获得了广泛的称赞,许多评论家对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哥特元素、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叙事学等角度。然而,鲜有人用创伤理论来解读该小说。鉴于此
《阿姆斯特丹》是伊恩·麦克尤恩唯一一部获布克奖的作品。小说以二十世纪英国社会为背景,描绘英国知识分子阶层挣扎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最终走向各自悲剧的故事。相较麦克尤恩的其他作品,国内外相关《阿姆斯特丹》的研究较少,更因其多喜剧元素,人物情节设置相对简单,被视为名不副实的获奖作品。实则,该小说是一部杰出的反讽作品,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和对社会,人生的反讽观。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
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因其复杂的情节,高超的叙事技巧以及艰深的哲学思想,自出版以来便受到文学批评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在对这一小说进行研究时对另一部伟大作品《哈姆雷特》多有提及,发现两部作品间存在联系。本研究基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对《黑王子》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在横轴上分析了主人公布拉德雷的分裂主体、他者的声音以及写作主体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黑王子》中不存
布克奖得主——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是英国小说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拜厄特在其第五部作品《占有》中塑造了横跨古今的许多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因此,《占有》又是一部女性成长史。  纵观古今,关于女性身份问题的讨论持续得到关注,对身份的探寻便是对认同感的追寻。女性身份问题在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的作品《占有》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本论文中以《占有》中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基础,笔者展开对该作品中女性
学位
斯科特·莫马迪是美国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印第安裔小说家,同时他也作为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锋而享誉美国文坛。其获奖小说《日诞之地》讲述了一个印第安青少年在充满困境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一步步开始对自我,社会以及文化的思索,再到最终选择回归部落的故事,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探索印第安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应对生存困境的美国成长小说。本文主要以美国成长小说的角度探讨《日诞之地》中的成长主题,首先审视印裔
《中式英语》是美国杰出剧作家黄哲伦创作于2011年的著名剧作。一经问世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作主要情节围绕其主人公PeterTimms进行,Peter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19年的英国商业顾问,极为了解中国文化。对于这部作品,国内外的学者们多从跨文化、语言翻译,以及东西方关系、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但与剧中文化冲突相关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则从理性的角度,根据R.W.Fevre提出的理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被公认为是英国的国民作家。出版于2001年的小说《赎罪》被认为是其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且此小说引起轰动之后又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声誉。关于这部小说,国内外评论界已有许多相关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文本内部研究,例如,元小说叙事、成长等等,只有少数关注于文本外部研究,如精神分析与电影改编,而文本内部与文本外部的结合研究更是略显单薄,且主要为
约翰·福尔斯被公认为是英国当代文坛中脱颖而出的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经典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出版于1969年,一经出版,该小说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好评。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指导,主要借助蒙特罗斯“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探索福尔斯笔下的文学文本和相关历史语境的关系以及福尔斯高超的历史叙事策略。通过深入分析,本论文认为查尔斯和萨拉追求自由的故事情节不是福尔斯凭空想象的孤独呓语,而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90后中国学生投入到了出国留学的浪潮之中。然而,由于国家间存在的文化距离,使得留学生在宿主国家的社会文化适应困难重重。因此,与留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变得格外重要。出生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中国学生在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受到来自家庭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当中国留学生踏入到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宿主国后,家庭中如布迪厄所论述的三种资本是否仍然会对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发挥作用却鲜为
学位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爱药》发表于1984年,并将厄德里克推到了美国本土文艺复兴的前沿。《爱药》以其丰富的本土印第安文化以及现代美洲原住民生活的细节描写赢得了许多好评与赞扬,批评家从叙事学、宗教、生态批评、后殖民主义、身份追寻、性格分析、女性主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但鲜有人从创伤的角度切入。本文以弗洛伊德、朱迪思·赫尔曼和凯西·卡鲁斯的创伤理论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