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技术在智能灌溉施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忽视或放松农业信息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失衡,“三农”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存在不合理的水肥管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困扰。因此,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成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以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及滴灌技术的应用,智能灌溉施肥系统在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切实利益,并认为是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但是就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来看,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方面技术不够成熟,特别是精密的灌溉施肥装置,对外依存度过高,虽然进口的国外设备性能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但昂贵的引进费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不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因此,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结合我国独特的气候特点,开发高水平智能灌溉施肥系统。针对我国精密施肥装置主要依赖进口,自动施肥装置与市场实际需要严重脱节的现状,本文结合PAC技术,提出农业水肥管理中的经典模式,由控制中枢、下位机、执行机构、传感器四部分组成,此经典模式充分利用了PAC技术的优点,如识别通用编程语言、PC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丰富、通讯方式灵活、可管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等。本文通过运用此模式,设计实现了三个系统,一是深液栽培自动控制系统、二是小规模智能滴灌系统、三是多线程轮灌思想实现了中等规模的农业信息园建设,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成功扩展为一台上位机对应多台下位机,形成多从结构。通过实践检验,该套系统装配灵活、扩展性强、成本低廉、易于推广,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做出了尝试与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微课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鉴于艺术专业大学生性格的独特性和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对内容的选择应当有所不同。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微课设计应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纳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艺术专业知识和一般性兴趣话题的内容,从而解决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亦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建筑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到了
目的:肝脏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机体重要的生物化学物质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同时,肝脏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毒物、药物以及有毒代谢产物
汉代书籍文化蓬勃发展。书籍内容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和科技等各学科成果,丰富浩繁;重视书籍的搜求与保护、整理与研究,更有利于文化传承;建立并完善了书籍的官方管理机构与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方法选择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8例,经动静脉内瘘(AVF)透析的患者64例,经深静脉长期
本文从护理学院就业创业现状,就业创业工作室的主要功能、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工作室在运行中如何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如何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