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却履见不鲜,甚至有了恶化趋势,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现状如何?有何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预防措施和干预路径有哪些?正确的剖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梳理和总结当前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现状和特点。由于司法机关没有将中学生校园暴力作为专门惩治对象,因而也就没有关于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官方统计数字。但我们可以根据官方近年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统计,以及网络媒体对已经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相关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残忍性和组织性等特点,从而从量与质两个层面勾勒出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媒介因素以及个体因素五个方面,分析中学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中学生校园暴力极其复杂,涉及到上述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关系非常复杂,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只有找准了中学生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第三部分在上述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六条对策建议:依法打击校园暴力,优化校园环境;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道德法制意识;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加强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预防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能够为家长和学校解决青少年成长和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