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顶板条件下奥灰突水机理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井底板突水一直是邯邢地区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近10年来邯邢地区多次发生突水和淹井事故,不仅给煤矿和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大部分矿区面临的矿井防治水问题将日益突出。经过多年高强度开采,郭二庄矿浅部地质条件简单的煤层己开采殆尽,为挖掘矿井生产潜力,受到坚硬顶板和底板奥灰水双重威胁的9#煤成为现阶段矿井的主采煤层。由于顶板坚硬致密,整体不易冒落,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易形成顶板悬空状态,应力可能会由坚硬顶板向四周及底板岩层转移,使底板次生裂隙发育,减小了底板有效隔水层的厚度,增大了底板突水的概率,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开采。但是坚硬顶板与底板突水有怎样的影响关系目前还是未知的,因此正确研究与分析坚硬顶板条件下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和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郭二庄矿二坑具体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坚硬顶板控制、矿山压力、底板突水防治等理论,采用现场试验、室内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底板岩层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特征,在分析底板奥灰突水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坚硬顶板、奥灰水与底板突水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而总结出坚硬顶板条件下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机理。根据研究成果,结合工作面的实际开采情况,提出了受坚硬顶板和底板奥灰水双重威胁下矿井应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引发了山区公路两侧大量的崩塌地质灾害,严重损毁了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给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区人民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目前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公路震害调查,高陡斜坡岩体产生的崩塌灾害不仅局限于地震直接诱发斜坡岩体崩塌损毁公路,地震还引起大量斜坡岩体的震裂和松动,即所谓的“震裂山体”。震裂山体在后期余震、降雨及重力作用下变形不断发展,有
广域电磁法是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提出的新的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测深法。该方法中定义了广域视电阻率,野外施工中只需测量一个电磁场分量,并且摆脱了“远区”测量的限制;采用伪随
米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宽谷地带,受雅江缝合构造带的影响,两岸山高坡陡,地层岩性破碎,历次构造运动多变、地震活动频繁。受区域构造运动和地势影响,沿岸地表切割强烈,两岸泥石
为避免接触网绝缘子污闪事故发生,需要定期及时地对绝缘子进行清扫。目前常用的绝缘子清扫工具主要为KJ系列带电水冲洗车,而整个绝缘子冲洗过程几乎全部依赖于人工进行,存在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TEM)按发射源性质可分为磁性源与电性源两种。磁性源瞬变电磁已经取得显著成就,是当今应用较为广泛的电磁方法装置类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