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转移(metastasis)是恶性肿瘤细胞经循环系统从原发部位到达远端组织并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灶的过程。肿瘤转移不仅需要肿瘤细胞进一步癌变获得迁移运动的能力,还需要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无法及时将其清除。研究发现,多种白细胞存在促肿瘤(pro-tumorigenic)表型,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病理性演进及转移。其中,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就是指一类在病理状态下(如肿瘤)增殖和活化并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异质性细胞群。MDSC分为两个亚型,即粒细胞样MDSC(G-MDSC)和单核细胞样MDSC(M-MDSC)。根据已有报道,MDSC在肿瘤病理性演进的多个阶段(包括肿瘤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但两种亚型的MDSC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尚不明确。为了探讨G-MDSC和M-MDSC分别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在小鼠肿瘤移植模型中,对外周血中M-MDSC和G-MDSC分别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外周血中MDSC的变化与肿瘤的病理性演进密切相关。而且,在肿瘤病理进程中,外周血中M-MDSC增殖先于G-MDSC。我们进一步利用细胞分选、细胞移植和活细胞标记追踪等方法在小鼠肿瘤转移模型中发现,外周血中的G-MDSC和M-MDSC都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远端转移。另外,我们分别探讨了循环系统中的G-MDSC促进肿瘤细胞存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M-MDSC促进远端组织预转移微环境形成的作用机制。我们通过RT-qPCR分析、体外免疫和CD69膜定位分析等方法,证实了外周血中G-MDSC获得了TAN样活化表型,并能够通过抑制白细胞的活化来减弱肿瘤免疫作用。我们还通过抗体清除、细胞移植、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等方法证实肺部募集的M-MDSC促进肺组织中MMP-9的表达。最后,为了确定外周血中M-MDSC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临床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M-MDSC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发现早期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M-MDSC的比例上升。我们通过研究发现,M-MDSC能在远端组织募集并参与预转移微环境的形成;外周血中的TAN样活化细胞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外周血中的M-MDSC比例能针对性的指示一些特定种类癌症的发病。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两种亚型的MDSC各自在肿瘤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及它们具体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环节和机制,对于深入了解MDSC参与肿瘤转移的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