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通过脊髓上神经通路刺激的耳皮内刺法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由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引起偏瘫的患者。2.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3.病例选择:有确定的诊断、纳入、剔除、排除、脱落及病例的终止标准。4.干预方案所有入选病人都按照神经科常规处理。脑梗患者予抗凝、调脂稳斑、脑保护等对症处理;脑出血患者予止血、降颅内压、脑保护、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常规针康组:常规体针针刺+康复训练。耳皮内刺组:常规体针针刺+康复训练+耳皮内刺治疗。(1)康复训练:传统中风康复训练以促进部分分离运动为目标,综合Bobath、Brunnstrom和Rood技术进行训练。每天1次,每次60分钟,每周6次。康复训练在耳皮内刺留针期间进行。(2)常规针刺:均为患侧取穴:肩耦、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3)耳皮内刺:①选穴:主穴:患侧枕—颜一额;配穴:上肢瘫痪者取肩—锁骨、肘—腕一指;下肢瘫痪者取臀—坐骨神经、髋—膝和膝—躁—趾。②针刺操作:患者取仰卧位,耳廓皮肤碘伏消毒,针刺者一手固定患者耳廓,拇指在耳前,食指和中指自耳廓后方将所刺穴区皮肤局部顶起,使针刺区域平坦,弯曲针柄(便于隐藏和固定),另一手拇、食指持针,从选定的穴点小于10度刺入,推动针柄使得针体沿皮内通达另一穴点的皮内,深度约8mm,针刺完毕后用医用胶布将针柄固定在耳廓表面。③疗程:每天1次,每周6次,每次留针4小时。5.评价指标:在治疗前1天、治疗第3天结束后、治疗第6天结束后分别评估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并计算相应的屈肌协同运动评分和伸肌协同运动评分。在治疗前1天和治疗第6天结束后分别评估MAS、MMT、AROM、CSS及BI。研究结果1、在6天的观察期内,相对于常规康复方法而言,配合耳皮内刺法治疗能更快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速度优势。进一步分析发现,耳皮内刺法作用优势表现在伸肌运动模式的改善。2、从关节活动范围变化来看,耳皮内刺组肩后伸、肩内收、肩外展及髋后伸肌群的活动范围明显提高。3、从肌力变化来看,耳皮内刺组上肢及下肢各肌群肌力,几乎都有明显提高。可以发现,耳皮内刺法在调整偏瘫患者运动模式基础上,能够提高患肢的自主运动控制能力。4、从神经功能评分来看,耳皮内刺组使CSS的减分值和减分率更高。结论耳皮内刺法能够更快地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作用优势表现在对伸肌功能的改善,具有速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