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兼具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的特殊社会组织。对于兵团来说,团场是兵团的载体,而农业则是兵团的基础和优势。兵团在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高新节水灌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无论是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还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神圣使命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兵团农业都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中央和兵团各级依据国家财政支农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兵团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创新对兵团的财政支农政策,通过“综合财力补助+地方专项”的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大幅增加财政对“三农”投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团场公共事业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团场农牧职工实现增收,实现兵团农业经济的健康与快速发展。依据国内外财政支农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兵团这一“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本文主要对财政支农资金对团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文章首先对投入兵团的财政支农资金及其支出结构进行范围界定,然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使用现状进行概述,并阐述2004-2012年兵团农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个影响因素与团场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得出:财政支农资金在影响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中与其关联度最高。说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及其结构与团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得出:财政支农资金能有效促进团场农业经济发展,其中用于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对团场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其次为支援农业的生产性支出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影响最小的是财政价格补贴支出;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的各分配方向上的数额与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不匹配,财政支农资金在支出分配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优化配置区间。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的问题,本文认为兵团应该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贡献率;同时突出支农重点,优化支农投资结构;加强科技兴农,增强农牧职工科技培训等,以此实现兵团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