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人居环境营造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居环境的更新建设频繁,大量的村落营建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趋于现代化,丧失地域特色。然而,部分传统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等因素而免于被同化,它们延续着原始的空间格局与营造手法,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营造理念,极具有传承与推广的价值。本论文的研究主要为三部分。首先,阐述了陕北传统村落的概况并且将村落人居环境的形成置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综合要素的动态网络中,分析各个要素对人居环境形成的作用关系,探讨传统村落空间环境建设与演变过程中营造智慧的多元性及其适应性。然后,选择七个极具有代表性的陕北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分析得到陕北传统村落防灾避险、伦理秩序、适地适居、可持续发展四个层面的营造智慧,每个层面的营造智慧在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中有着相对应的体现。最后,以眠虎沟村为例,分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眠虎沟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眠虎沟村营造智慧的价值体现,结合现代化背景对眠虎沟村的营造智慧传承进行探索,为陕北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农村的营造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