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闻界,对新闻业丑闻及负面事件的阐释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本研究从范式修补和边界工作等理论视角出发,围绕若干典型案例,对阐释分化展开经验性分析,旨在理解新闻阐释社群应对新闻业丑闻及负面事件的失范与越轨行径的话语实践及背后的权力关系。  研究发现,中国新闻界的“共同体”相当脆弱,外部政经结构—及作为其内部代理人的官方媒体—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拉扯,导致中国新闻界缺乏成熟的、对新闻价值观和范式基础高度认同的统一新闻社群,以致在围绕新闻丑闻及负面事件的话语阐释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大致形成了官方媒体社群和市场化媒体社群两大阵营,二者的边界在具体的话语阐释实践中得到塑造、确立并不断流动。  对新闻丑闻性质认知的差异是两大媒体社群分化的起点。官方媒体社群通常遵循常规的边界工作,更多地传达官方立场,确立新闻界主导意识形态。市场化媒体社群在新闻界内部积极开展话语争夺,以求在主导意识形态之外,建立论述根基和立场,获取新闻业内话语建构权力及社会层面的文化权威。概言之,中国新闻界的话语阐释实践出现了双轨并行制,除却常规的对越轨者的门户清理,出现了逆向的边界工作—新闻界特别是部分市场化媒体人的阐释核心在于重申、捍卫越轨者背后的新闻价值观,意欲建构为整个新闻社群接受的范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