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炎黄子孙永远无法忘怀一段惨痛的历史。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受了日军的猛烈轰炸,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却鲜见从传播学视域的国家形象角度切入的对重庆大轰炸的研究。作为战争加害方的日本主流媒体的代表——日本《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一贯重视对中国的报道。对于震惊世界重庆大轰炸,日本的主流媒体自然从日本的角度出发予以的强烈的关注和报道。《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是如何报道重庆大轰炸的,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形象,这样的形象塑造意味着什么,这就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研究对象上看,在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没有对日本主流媒体报道的重庆大轰炸进行过专题研究,本文属于填补空白的研究课题成果。本文以日本《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史学研究基础上,借用国家形象理论,使用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框架分析法,系统解读这两大报纸在重庆大轰炸时期对重庆的报道文本,探讨《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报道重庆大轰炸的角度和手法,塑造的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形象,以期获得日本主流媒体构建中国形象的历史启示。 研究发现,在当时日本主流媒体的描绘中,只能看到最丑陋的中国形象,种种行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将不正当的侵华战争正当化,将无差别轰炸美化成合理的轰炸行为;同时笔者发现,当时的日本民众对于战争是绝对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