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痹”“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水”等范畴,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死和致残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国外统计资料表明,人群中HF的发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在过去的40年中,由于HF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自2000年在国内抽取具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成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P<0.0 5);随着年龄增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近年来许多相关临床研究也发现,冠心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第一位病因,而感染则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的重要诱因。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治疗临床主要还是以单纯西医治疗为主,以血流动力学及症状的改善为近期治疗目标。中医药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运用当前亦主要集中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中成药针剂的运用,且在多数情况下缺乏中医学理论的辩证指导,而中药传统汤剂在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十分有限。本研究主要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体系,四诊合参,严格按照2 0 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诊断标准对入选病例辨证分型,处方用药,形成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比单纯西医治疗组,观察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及症状改善情况,对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临床诊疗方面的地位及作用优势进行探索。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由两篇综述组成。《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从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名证侯记载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历代各家学说的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及诊疗进展》则从心力衰竭的定义、流行病学、现代病因病机认识、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特别是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心力衰竭症状严重程度量化计分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的改善程度为判效指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症状情况的观察,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症状改善情况。本项研究共观察了35例临床病例。其中试验组22例,对照组13例。试验组以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诊疗,对照组以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治疗,详细记录入院即刻及治疗后第5天症状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情况,对比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利水法配合西医的试验组在改善患者急性期中医症状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但在NYHA心功能分级及Lee氏心衰计分的改善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根据数据的统计观察,在各项疗效判定标准的总的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说明益气活血利水法配合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案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治疗方面总体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特别是在急性期的症状改善方面优势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