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实体肿瘤的手术治疗越来越微创化。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并逐渐成为肝脏肿瘤、子宫肌瘤等高血供组织中肿瘤的比较成熟的局部治疗手段。然而,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在低血供组织的肿瘤治疗中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在低血供组织肿瘤的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我们将VX2肿瘤组织种植于新西兰大白兔右侧第二对乳腺皮下,建立了低血供组织VX2肿瘤模型。15只该模型新西兰大白兔纳入研究,分为两组:(1)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组(n=9);(2)对照组(n=6)。2450MHz肿瘤微波治疗仪40W作用1~2分钟用来完全灭活肿瘤。体格检查、磁共振、病理检查以及生存分析用来评估治疗的效果。灭活的VX2肿瘤在体内的转归情况通过磁共振来监测。结果: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组中,9只实验兔中有6只(66.7%)VX2肿瘤被完全灭活,经过磁共振及病理检查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证据。这6只实验兔治疗时VX2肿瘤的最大径平均为1.83cm,短径平均为1.33cm。然而,9只实验兔中有7只(77.8%)出现了轻度的皮肤灼伤,在治疗后2~3周后恢复,没有发生皮肤坏死。生存分析发现: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组实验兔的生存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7)。在治疗组中,有4只实验兔生存大于3个月,通过磁共振及病理检查发现灭活的VX2肿瘤被完全吸收。结论: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在低血供组织肿瘤的治疗中是可行且安全的。但是,需要注意微波凝固治疗引起的皮肤损伤。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背景: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是一种原位灭活肿瘤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原发灶的切除。到目前为止,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主要用于肝脏肿瘤和子宫肌瘤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据我们所知,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在乳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可供参考的数据,疗效和副作用如何亦无相关报道。本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Ⅰ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是探讨B超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在早期乳腺癌(在本研究中特指肿瘤最大径≤3cm的肿瘤)局部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本临床试验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号:2010-SR-003)。所有纳入的病人均签定知情同意书。41例经过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且B超下肿瘤最大径≤3cm的病人纳入本研究。B超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治疗结束后立即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他治疗根据NCCN诊疗规范进行。采用α-NADH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判断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后细胞的死活以及治疗的范围。结果:41例纳入的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5±11.4岁,年龄范围为38~78岁。B超监测下,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时肿瘤的低回声均被高回声所替代。经皮穿刺微波凝固的时间平均为4.48±2.03分钟,范围为3~10分钟。病理下肿瘤的平均体积为5.26cm3±3.80,范围为0.09~14.14cm3。α-NADH酶组织化学染色下,37例乳腺癌染色完全阴性,完全灭活率为90%,95%可信区间为76.9%~97.3%。在38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中,有36例完全灭活,完全灭活率高达为95%,95%可信区间为82.3%~99.4%。在这41例中,仅仅有3例(7%)出现了轻度的皮肤或者胸大肌的烫伤。结论:B超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行的,且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