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产权关系越来越复杂,会计信息使用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环境具有重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会计信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向社会提供更为相关、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编制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均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公允价值已经成为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力求彻底解决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问题。而我国却对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应用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因此,认清公允价值的本质,解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可操作性问题,不仅能在理论研究上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而且对会计实务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与公允价值的概念,并结合主流的公允价值定义,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理论基础。完全信息理论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为支持公允价值信息的公允性提供理论证据;产权关系理论是促使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推动力,不同产权主体的信息需求推动会计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会计目标理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导向,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计量理论是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实践基础,为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提供了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内容,指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有序交易市场中的脱手价格,讨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层级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基础。本文在考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探讨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过程,并将这个历史过程划分为萌芽、发展、初步应用和规范应用四个阶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还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世界主流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以便为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本文结合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介绍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最新进展情况。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我国目前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环境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