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最先出现并购,21世纪后,并购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需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并购能达到以上目的。对公司来说,并购会产生1+1>2的作用,有利于公司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并购的研究。 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代表不同股东的持股比例,对股东、董事、监事、经理之间的关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董事、监事、高管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并购决策、并购绩效。所以,学者们大都对股权结构和并购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然而结论并不一致。超产权理论认为,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因素,会对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股权结构作为一种内部因素,与竞争对绩效可能存在交互影响。我国处在经济改革的深化阶段,市场不断开放,不同竞争程度对公司的监督和激励程度不同,最终可能影响股权结构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考虑行业间的差异,研究在不同竞争程度下,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超产权理论、可竞争理论的理论基础上,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控股股东属性三个方面描述股权结构,提出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下,三者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假设。选取2010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综合绩效,分别以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三年与并购前一年的绩效差额为并购绩效,先对并购绩效、行业竞争程度、股权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实证结果:并购绩效先升后降、竞争提高国有控股公司的并购绩效、股权集中在不同的竞争下有不同的治理效果、管理层持股对并购绩效没有影响。根据结论,本文提出一些建议:建立健全并购交易平台、促进市场竞争、完善股权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