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提示:心房颤动大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心房颤动患者的脑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房颤动患者,致残率高、死亡率也高、由此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约占总体人群的0.4%~1%,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交叉一分层研究发现,<60岁发生率<1%,>80岁则>6%。心房颤动是在各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心房组织的重塑,心房细胞的肥大、凋亡、心房肌数量的绝对减少,细胞排列紊乱及间质的纤维化构成的病理基础。在心房肌重塑的同时,心房肌细胞的离子通道也经历着重塑过程,由此导致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改变,包括不应期等电生理特征性的改变。已经历过组织重塑、离子通道重塑、电重塑乃至神经重塑的心房运动不协调、电生理特征性的改变等往往是心房收缩功能障碍、和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基础。一直以来对心房颤动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是医学界关注的课题。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老化,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必然越来越多,预期是我们心血管界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研究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维持机制,深入认识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性,以及心房组织重塑、离子通道重塑乃至电重塑的基本特性,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为未来控制与治疗心房颤动提供理论基础凸显重要。
二、目的:
心房颤动机制的研究,关键在于心房颤动模型的制作。而心房颤动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对其电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探索、建立有效、稳定、持久、重复性好且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临床心房颤动相似的动物模型,以便作进一步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家兔右心房梗死加左心房高频起搏后心房颤动模型,并采用程序起搏技术对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心房肌电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研究其电生理异常的特点,为未来控制与治疗心房颤动提供理论基础。
三、方法:
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起搏组、心房梗死加起搏组。对照组:仅进行假手术,不进行起搏;起搏组: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并以1000次/min频率进行高频起搏;起搏加心房梗死组:结扎右冠状动脉心房分支的基础上加左房1000次/min高频起搏,诱发心房颤动的动物模型。采用心外膜程序起搏技术测定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观察指标包括:①心电图P波时限;②基本起搏周期(PCL);为S1S2时的S1S1起搏周长;③心房有效不应期ERPA:为S2后无A波时的最长S1—S2问期;④心房总不应期TRPA:出现S2-A2>S1-A1的最长S1-S2间期;⑤心房相对不应期RRPA:TRPA-ERPA=RRPA。⑥早搏刺激的心房间传导时间(IACD):IACD=(S2-A2)max-S1A1;(S2-A2)max为早搏刺激的最长房间传导时间;S1-A1为基础刺激的房间传导时间。⑦心房颤动的诱发率并行心房肌病理学检查。
四、结果:
(1)本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右心房梗死加左心房高频起搏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与传统的单纯心房起搏相比,心房颤动诱发成功率有所提高,起搏3周后心房颤动诱发成功率高达100%。
(2)起搏1小时和1周后:起搏组、心房梗死加起搏组与对照组比较心房有效不应期均呈有统计意义的缩短(分别p<0.05,p<0.01见表2~4);起搏组与心房梗死加起搏组两组无差别;起搏三周后,在基本起搏周期为160ms时心房梗死加起搏组有效不应期延长与单纯起搏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提示缺血在该动物模型中的比重。 (3)在频率适应性方面,起搏组、心房梗死加起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表现为频率适应不良(分别p<0.05;p<0.01):直到3周时,心房梗死加起搏组与单纯起搏组比较才显示频率适应不良的差别。提示缺血加重的电重构在3周时已表现明显。
(4)代表大体心房传导时间的P波时限,心房梗死加起搏组3周后表现为有意义的延长,与单纯起搏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以基本起搏周期200ms起搏刺激后各组的各项电生理指标均呈有意义的改变(见表5—7)。但在本研究中有特征性意义的改变是:①在不同时段,起搏组、心房梗死加起搏组的ERP缩短表现突出,而RRP在心房梗死加起搏组缺血1小时后表现为略有缩短,1周时与单纯起搏组比较无差别,3周时则表现有意义的延长(P<0.05)。提示相对不应期的延长,绝对不应期的缩短可能是本组动物经历3周的电重塑的结果或基本特征。
五、结论:
(1)右心房梗死加左心房高频起搏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与传统的单纯心房起搏相比,心房颤动诱发成功率有所提高且稳定,值得推广。
(2)频率适应不良,P波时限的延长,心房内传导时间延长在心房梗死加起搏组起搏3周内的不同时期均表现明显异常,这可能是起搏和缺血双重作用的表现。
(3)相对不应期的延长,绝对不应期的缩短是本组研究动物缺血及起搏晚期较突出的表现,也可能是心房肌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电重塑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