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硕士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本文对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4’-(间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3)、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4’-(对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5)、[ZnL12](p-OSO2PhCH3)2(1)、[ZnL12](NO3)2(2)、[ZnL12](SO3CF3)2(3)、[ZnL12](SbF6)2(4)、[ZnCl2L2](5)、[ZnC12L3](6)、[ZnC12L4](H20)2(7)、[ZnCl2L5](8)和[ZnBr2L5](9)五个配体及9个锌配合物进行了合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单晶结构、紫外吸收光谱和差热-热重等手段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体L2、L4及配合物7的晶体结构分别属于正交(Orthorhombic)、三方(Rhombohedral)和三斜(Triclinic)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2(1)2(1)2(1)、R-3和P-1,8和9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Monoclinic)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7-9形成了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氢键、π-π堆积作用或π-ring作用是晶胞堆积的主要作用力。通过研究配体L2-L4,配合物1-7的荧光性质发现,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了丰富的荧光性质,且取代基的位置和溶剂对化合物的荧光有很大影响;而对于夹心型配合物1-4来讲,固体荧光低能区与溶液荧光高能区的荧光变化可能与结构中氢键的平均键长有着密切关系,配合物的配位模式、阴离子以及晶胞堆积的差异等也对荧光性质有着很大影响。2.本文通过分子对接模拟、荧光实验及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分别确定了对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4’-(间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3)、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ZnCl2L2](5)、[ZnCl2L3](6)和[ZnCl2L4](H2O)2(7)六个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小分子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氢键、范德华力或疏水作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荧光实验表明,随着小分子浓度的不断增大,蛋白质的荧光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能区荧光的猝灭以及最大发射波长的红移,猝灭机理为二者形成稳定复合物的静态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