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功能化介孔材料MCM-48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ar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Mobil公司研究人员首次合成出了结晶硅酸盐/硅铝酸盐介孔MCM-41为代表的M41S系列介孔材料,并认为是有序介孔材料合成的真正开始。该系列材料包括六方状(hexagona)的MCM-41、立方状(cubic)的MCM-48和层状(lamellar)的MCM-50(图1-1)。M41S系列介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长程有序且分布较窄的孔道结构,较大的孔容,以及作为无机材料或无机基体材料所具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征,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介孔二氧化硅及其衍生后的无机/有机复合介孔材料在结构和性能方面的诸多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或无机/有机复合功能材料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固相微萃取(SPME)是Pawlisayn在1990年提出的一种集采样、萃取和富集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SPME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和易定量等优点,在与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等分析仪器联用后可广泛应用于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和血、尿等生物样品,以及食品、药物等各种复杂样品中痕量有机、无机物的测定。萃取纤维涂层是SPME的核心部位,除了常用的商品化的聚合物涂层材料外,对各种特性涂层材料的开发研究是目前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尝试将苯基官能化的C6H5-MCM-48复合介孔材料用作SPME纤维涂层,制成萃取头,并以此萃取测定了环境样品中的苯并[a]芘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本论文分为两大部分,共计五章。第一章:综述了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吸附分离中的应用情况。第二章: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涂层的研究进展。第三章: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作偶联剂,根据共水解缩聚一步合成了苯基官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C6H5-MCM-48),用小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差热-失重、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滴定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第四章:将C6H5-MCM-48介孔材料用作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制备了新型的固相微萃取纤维。通过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SPME-HPLC),测定环境水样中苯并[a]芘;通过改变诸如萃取和解吸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度以及离子强度等萃取条件考察了C6H5-MCM-48涂层的萃取效率。并在优化条件下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等。该方法体现了SPME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快速、灵敏、简单和无溶剂的特点。第五章:介绍了介孔材料C6H5-MCM-48用作新型涂层的固相微萃取(SPME)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测定实际样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方法。在对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解吸时间等SPME条件优化的同时考察了方法的重现性、线性范围及检出限,用该法对环境水样等实际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满意结果。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1.卫矛科植物的研究从纤齿卫矛全草和白杜种子中分离得到了7种化合物,其中的tanacetene和蒲公英萜酮首次从本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陕西卫矛(Euonymus schensianus)、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疣枝卫矛(Euonymus verrucosoides)、白杜(Euonymus bu
生物活性物质的立体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手性左右旋异构体中,通常仅一种对映体具有我们所需要的生物活性,另一种对映体或是非活性的、或具有不同的活性、或是毒性的、或
α-羰基酰胺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药物和生理活性,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目前,这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是通过α-羰基苯乙酰氯与胺反应以及通过金属氧化剂氧化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物医用材料被用来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中损坏的组织和器官。在众多生物医用材料中,医用碳材料,因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突出的高强度、耐疲劳等性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正如其它生物医用材料一样,目前使用的医用碳材料本身不具有抗菌性,在人体中植入的这些材料表面常常会出现细菌的粘附和繁殖而导致
抗生素药物头孢曲松钠(CTRX,商品名为菌必治),具有长效、广谱、抗菌力强、副反应小的特点,深受临床欢迎。本文研究了CTRX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头孢曲松钠含量的伏安分析法;进而,利用电化学技术,分别研究了两种药物分子(抗坏血酸、环丙沙星)与生物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由于钛酸纳米管具有生物兼容性,本文又对这种材料制成的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溶解氧的电催化还原作用进行了研究。论文主
醇氧化反应(AOR)和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的两个重要反应过程,研究开发新颖的AOR和ORR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对这两个反应催化效果最好的电催化剂仍是Pt或Pt基复合材料,但它们的成本较高,而且催化剂易中毒失活,因此人们逐渐转向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的研究,发现某些非贵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Ni/Co金属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对AOR和ORR都能起
学位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步。在实验室里,已经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可控合成具有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纳米尺度物质,它们可以是点、球、线、方块、核壳结构等,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