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假定贬值对本国的产出具有扩张效应。所以,当国外的进口需求收缩时,货币当局会降低本国利率使本币贬值,或者本币自发贬值通过刺激出口以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但是,1994年——1995年的龙舌兰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危机的情况与这一理论模型相悖,本币的贬值并没有稳定产出的波动。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货币错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对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错配的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的运用,学者们发现当存在外源融资约束和金融摩擦的条件下,由于本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承担大量未保值的外币债务,本币贬值的结果可能与传统理论的结果相反。本币贬值增加了以外币标价的债务的本币价值,恶化了企业以本币标价的净值,当外源融资成本受到企业净值的影响时,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减少企业的投资,抑制企业产出的扩张。结果,由于大量外币债务的存在,本币贬值的扩张性效应会被削弱甚至发生逆反,造成汇率稳定机制的失灵。本文首先对货币错配的内涵进行分析。根据戈登斯坦教授(2005)的定义,“在权益的净值或净收入(或二者兼而有之)对汇率的变动非常敏感时,就出现了所谓的‘货币错配’。从存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即净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从流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则是指损益表(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净值/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越高,货币错配的程度也就越严重”。货币错配的涵义范围广阔,并且与原罪、债务不耐等概念相联系,所以,本文首先对货币错配的涵义进行梳理,并提出新的见解。之后,对货币错配的成因、货币错配的衡量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对货币错配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进行分析。货币错配的微观效应是宏观效应的基础,主要分析企业(包括贸易企业和非贸易企业)、银行、政府等部门的货币错配情况及其影响;货币错配的宏观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波动、国家风险、汇率制度选择等方面。最后,对防范和控制货币错配风险提出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明确货币错配的含义。货币错配是一种现象,是在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的一种常态,包括正向的货币错配和负向的货币错配两个方面。②补充了货币错配的衡量方法。在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衡量上,提出了剔除国际储备的衡量方法,以显示一国总体的货币错配对于一国国际储备的压力和货币当局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能力。③为宏观层面的货币错配对于一国信贷规模和国家风险的效应提供进一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