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2003版、2007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基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历史教科书不论在总体设计还是在内容选材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课改前2003年出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和在课改后2007年出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结合相关教学论、课程论、心理学等理论,对以上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寻找两版教科书在总体设计和内容选材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对修改教科书和如何完善新教科书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阐述了研究意义,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确定了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2003版、2007版历史教科书总体设计比较”。这部分中,总体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和总体结构的比较。其中通过比较两版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分析其各自的侧重点。总体结构的比较则是将教科书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部分。宏观结构的比较涉及阶段内容和编写体例,微观结构则指从课文部分和课文辅助部分两方面细致比较,总结其各自的优劣。   第三部分“2003版、2007版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比较”重在从内容主题的选材、具体内容选材和呈现方式、历史图片选材比较和增删内容比较,分析其内容选材差异的原因,并评析其优劣。   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基于前面二、三部分对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改前后两版教科书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3版重时序性,2007版重主题性;2003版知识点细节化,2007版设计形式更多样;2003版兼顾各国历史,2007版侧重大国历史;2003版重叙述,2007版重探究;2003版阶级斗争史观浓厚,2007版新史观明显。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2007版历史教科书的修改建议:采用中外合编的通史体例;增加对正文史料的补充;增加亚非拉美发展中国的历史内容。并对使用人教社2007版历史教科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点:注意各专题之间的相关衔接、整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不同版本教科书;关注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广大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不仅关注如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而且开始研究如何评估幼儿教育质量。2010年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同时,网络的普及和网络的便捷性都加速了一线教师的校本教研向网络化延伸。目前,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