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浒墅关是明清时期大运河重要税关,清代浒墅关在明代浒墅钞关的基础上重建并发展起来。与明代相比,清代浒墅关的税收和管理渐趋完善,在监督管理、榷税则例、税务征收以及税收分配等方面都日趋制度化。且随着清政府统一进程的完成,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展,长途贸易日益发展,商路不断延伸,浒墅关的税收不断增加。因而,对浒墅关全面细致地考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清政府的财政政策。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缘由及意义,明确相关概念,并梳理评述已有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明清两代浒墅关建制之沿革。第三部分研究浒墅关的管理制度,浒墅关处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内务府下设的苏州织造的多重管理之下,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其与清政府的财政体系有着紧密联系。第四部分研究浒墅关的税额、税则和税率,其税收可分为正额、盈余及附加税。浒墅关的具体征税则例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与时事的迁移发生着变化。第五部分研究浒墅关的税收来源与分配,其税收来源主要包括粮食税以及布匹、丝绸等杂货税,其税收中正额、盈余为国家财政收入,附加税主要作为浒墅关办公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