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目前,英语在全球四千多种语言之中影响力最大,使用地域最广,已经逐渐发展成多国家,多文化,多功能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过程中与各地域的语言、文化相融合,产生了许多不同特色的地域变体,“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也逐渐融入了英语变体这个大家庭。首先,文章介绍了此研究的研究背景,英语各种变体的产生及发展;其次,论述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世界英语这个概念,并且总结研究者们对于世界英语存在的几方面争议;其次,第二章介绍中国英语的概念,并对中国英语及中国式英语进行区分;最后总结英语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为分析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转变过程奠定基础。接下来通过收集文献,归纳总结近二十年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角色转换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初期,争鸣时期及到现在的发展时期。作者总结出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是由最开始的被认为是错误,不被接受和理解到现在逐步被认可,作为一种英语变体被接受和使用。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对于中国英语概念的了解程度及平时的使用情况,通过与十年前研究者孙太群对中国英语进行的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反应了文献分析中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转换过程是一个逐渐被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作者结合中国英语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变化与发展,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发挥中国英语的优势作用。并提出本研究的不足。最后作者通过结合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的研究、发展状况和其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进而分析角色转变产生的原因,从教师培养、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中国英语的发展”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师培养方面应该(1)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向教师渗透更多英语变体的知识;(2)教师不仅要掌握英美等讲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同样要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3)教师在教授和测试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1)教学过程中应加入对“中国英语”的介绍;(2)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融;(3)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收集和使用“中国英语”。在教材制定方面应(1)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2)正视“中国英语”存在的客观事实和其在表达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