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流程中包含靶区的纵隔、射野中心点的移位规律、患侧肺体积的变化、放射性损伤,探讨实施PORT流程的中期评估价值。方法:III期NSCLC根治术后N2和R1-2切除并任何N患者,均完成PORT前和流程中期相同条件增强CT定位。患者仰卧位、头正中、B枕、双上肢上抬交叉于额头,采用MED-TEC体位固定架及热塑膜固定。患者平静呼吸时四维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层厚5mm,扫描范围为舌骨至第三腰椎下缘,选取呼吸周期0%-90%呼吸时相的CT图像重建平均时相的CT图像,通过网络将扫描图像传入Pinnacle~3计划系统;射野中心点采用三维激光灯移动结合复位扫描图像与放射治疗计划射野中心点层面图像对照确定。每例患者放疗前(pre-simulation,p-S)、执行处方剂量30-40Gy/15-20f时CT模拟定位(medium-simulation,m-S)并将图像传输至放射治疗计划系统,p-S和m-S扫描条件一致,照射野中心点体表标志相同。选择照射野中心点位置所在层面、结合同一层面不发生位移的刚性椎体建立三维坐标,设计X轴(定义为前后方向)为通过椎体右侧缘切线,Y轴(定义为左右方向)为椎体前缘切线,Z轴(定义为上下方向)为垂直穿过X轴和Y轴交叉点的头脚方向直线,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及射野中心点前后、左右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截断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单样本检验分析纵隔及射野中心点移位,Kruskal-Wallis分析纵隔移位与手术方式、切除部位的关系,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33例中100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纳入分析,男女比例2.7:1;中位年龄58岁(25-82岁);均完成p-S和m-S模拟定位扫描,其中37例m-S并图像融合后肉眼可见明显靶区移动重新计划设计放疗、63例m-S后原计划放疗;PORT开始的中位时间为2个月;肺叶切除术84例、楔形切除术10例、全肺切除术6例;R0切除81例、R1切除17例、R2切除2例;引流区转移淋巴结分布于2R/L、3A/P、4R/L、5、6、7、8、9区;中位剂量64Gy(50-70Gy),中位化疗周期为4周期(1-6周期)。PORT流程中X(纵隔前后)、Y(纵隔左右)、Z(纵隔上下)、Xi(射野中心点前后)、Yi(射野中心点左右)方向移位分别为0.04-0.53cm、0.00-0.84cm、0.00-1.27cm、0.01-0.86cm、0.00-0.66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Y>X,射野中心点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Xi>Yi;根据ROC曲线计算,Cut off值分别为0.263、0.352、0.405、0.238、0.258,大于Cut off值分别为25例(25%)、30例(30%)、30例(30%)、17例(17%)、15例(15%),纵隔及射野中心点移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0、P=0.00、P=0.00、P=0.00);Kruskal-Wallis分析显示X、Y、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P=0.355、P=0.239、P=0.256)、手术方式(P=0.241、P=0.110、P=0.064)均无统计学意义;全组纵隔移位>和≤Cut off值、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射治疗的比较分析,PORT患者的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RP)、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R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Ⅲ-Ⅳ的RP发生。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Ⅲ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P=0.000);37例重新计划患者m-S较p-S患侧肺体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0.105)。结论:NSCLC根治术后N2或/和R1-2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情况,约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可能导致确切的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和局部控制率的降低,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射治疗计划对QA/QC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