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思想及其对中国的现实观照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x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八、十九世纪爆发了两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被世人所青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立身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中,对科技的本质以及其发展过程中与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在此他对于科技发展的巨大动力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肯定。但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类以及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接踵而来,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前瞻性的给出了关于解决这些负面效应的见解,比如通过发展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应对处理这些负面影响等。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思想诞生百余年来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从而失去活力,相反它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使其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依然光芒四射,并且进一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给予现实观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五代领导核心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国情,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并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动力思想,并且针对中国当前的现实实践发展形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思想的价值实践。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不能没有来自科技的支撑。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科学技术的不平衡发展已经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产生了矛盾。因此在当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背景之下,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思想及其对中国的现实观照”这一命题显得颇为关键,同时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思想,对于我国“新常态”下生态文明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开展“科教兴国”战略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已经成为眼科良好的影像学检查工具。OCT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深度分辨率能够对眼前段到后段的组织结构提供很有价值的
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的碘缺乏病轻病区扬州市社区经用1/2万碘盐干预两年后,靶人群8 ̄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过去的16.5%下降到B超检查的3.2%和触诊8.5%,尿碘含量中位数由原业的70.6μg/L上升到184.1μg/L(54.9 ̄285.1μg/L)。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小学生的认知世界建立的初步阶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本,采用具有科学性、游戏式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构建一个适合小学生情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宏伟目标,社会治理要更加注重精细化,并最终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
新疆石河子市卫生防疫站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开发了"卫生防疫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现报告如下.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是在徽调、汉调、秦腔、昆曲、京腔等剧种的基础上,相互融合、相互吸收而最终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它比较完整、鲜明地继承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以完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