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中地区湖泊众多,同时主要湖泊的流域内磷矿资源丰富。由于该区域地形复杂,人口密集,土地利用强度大,方式多样,磷素流失风险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滇中湖群面临持续富营养化发展的严重形势,人们对磷素入湖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而针对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周围的土壤磷素空间特征及其流域奉献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Kriging插值法和地统计分析,研究滇中湖群流域内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特征和流失风险,并对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磷素分布状况做了初步分析。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323个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滇中湖区地区土壤磷含量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存在较宽的范围。研究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模型分析表明,全磷、有效磷都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全磷含量在0.09-65.84g/kg之间,含量相差很大,平均值为2.69g/kg,变异系数为253.53%,为强变异性。全磷含量为Ⅰ级(>1.00g/kg)、Ⅱ级(0.80-1.OOg/kg)、Ⅲ级(0.60-0.80g/kg)、Ⅳ级(0.40~0.60g/kg)、Ⅴ级(0.20-0.40g/kg)、Ⅵ级(≤0.20g/kg)的土壤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土壤总面积的43.03%、7.12%、12.38%、12.38%、15.17%、9.91%。有效磷含量在0.02~2169.75mg/kg之间,平均值为124.50mg/kg,变异系数为312.56%,为强变异性。根据鲁如坤的分级标准,>20mg/kg为丰富,<10mg/kg为缺乏。那么滇中湖群流域丰富的地区占20.74%,而高达500-2169.75mg/kg的占了8%。二者在区域内变化幅度都比较大。2.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土壤磷素空间分布呈条带状和斑块状镶嵌性分布,全磷高值区(>5.57g/kg)主要分布在抚仙湖和星云湖四周,并向两侧逐渐减少,最高值(40.00-65.84g/kg)出现在澄江帽天山一带;低值区(≤0.40g/kg)则主要分布于杞麓湖南面和阳宗海附近周围。有效磷的分布与全磷具有一致性的趋势。3.滇中湖群流域内土壤磷素含量在不同区域含量差异突出。通过Kriging插值图可获得富磷区和非富磷区的整体空间特征。富磷区(>5.57g/kg)相对面积较小但分布范围广土壤磷素含量非常高,最高达65.84g/kg,只有9.60%的土壤样品全磷含量超过5.57g/kg,其较高的磷素含量对河流、湖泊水体安全产生较大威胁;而非富磷区相对面积较大土壤磷素含量较低,有56.04%的样品土壤全磷含量不到1.00g/kg,土壤全磷含量小于平均值2.69g/kg的样品占83.28%,对河流、湖泊水体安全威胁较小。4.土壤磷素空间分布与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含量水平来看,从高到低的方式依次为磷矿区>灌草丛>荒草坡>林地,磷矿区是需要重点管理的对象。5.利用土壤磷素淋失“突变点”方法来评估土壤磷素流失敏感性的风险初步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68.71mg/kg可以作为土壤磷流失敏感界限,7%的供试土壤超过有效磷的临界值。将有效磷进行空间插值,绘制磷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图,发现磷流失敏感区几乎都在磷矿带及其附近。讨论认为,鉴于富磷区范围广,流失风险大,磷素对湖泊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大,所以在土地利用规划和非点源污染治理时,应把磷矿地的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