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助力体育强国梦实现的重要议题。体育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在体育专业领域的延伸,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已逐渐从大型赛事扩展到全民健身赛事、社区体育活动等各个领域,但与之普及程度日益提升相伴的是,体育志愿者持续参与行为不足、体育志愿服务长效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审视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是对已有问题的一种有力回应,而立足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换视角加以诠释,可为理解和探寻体育志愿服务长效化发展之路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借鉴。为客观揭示和准确把握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在借鉴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序列的混合研究方法展开论证。首先,以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换为视角,通过运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等方法,构建了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确证了影响机制模型提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将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影响机制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相比照,从而提出了促进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的策略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志愿服务参与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厘清了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首先是受到体育专业和高校学生等身份条件的影响,使其可以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邀请。在充分感知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大学生开始从个体需求、服务参与价值等方面进行判断,并最终做出行为选择。在个人主观判断到行为实施过程中,来自政府或主办方的政策支持、学校或特定组织的条件保障、家庭或亲友的鼓励和带动,成为强化个人行为目标、内容与方式的重要推动因素。客观而言,大学通常是个体接触体育志愿服务的早期平台,而基于个人专业发展、回应社会期望、体现自身价值等目的所实施的体育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反映出大学生在特定身份角色和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成为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主力军的内在逻辑。第二,对毕业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体育志愿服务参与行为进行探析,分别揭示出毕业大学生持续参与和非持续参与两种不同结果发生的行为选择机制。首先,毕业大学生持续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行为选择机制可以归纳为,由大学参与经历所获得的前期基础和社会内群体形成的熟人圈子是毕业大学生感知社会需求的主要渠道,而个体心理预期、可支配条件以及必要的组织支持等条件成为促使其持续参与的基本要素。其次,毕业大学生非持续参与体育志愿服务行为的选择机制可以归纳为,部分毕业大学生会随着身份的转换而失去原有服务参与的支持基础,同时受个体服务参与价值考量变化的影响,其逐渐感知到了社会需求差异的变化。加之内外部环境变化引致的信息、机会和个体自由度等条件的缺失,使毕业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中断了体育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第三,通过质性的理论模型构建和量化的研究假设检验等方式,系统阐释了影响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由于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换,致使个体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内在动机、服务内容、供给方式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源自于个体层面的角色认知与生活型态、组织层面的组织支持、社会层面的社会期望共同影响着持续参与意愿向持续参与行为的转化,其中组织支持同时发挥着调节作用。量化验证结果表明,在身份转换的特定条件下,社会期望、生活型态、角色认识和组织支持是影响持续意愿向持续参与行为转化的核心变量。其中,政策期望、朋辈期望,个体自由度、信任感知、动员激励和宣传渗透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组织支持还通过强化社会期望感知、缓解生活工作负担和提升个体角色认知等方式显著影响着持续意愿向持续参与行为的转化,研究构建的理论模型得到进一步确认。第四,从整体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详细阐明了身份转换视角下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由政策与朋辈需求传导性决定的社会期望感知、供需双方信任一致性决定的角色认知程度、时间与精力可支配性决定的生活型态水平、直接与间接驱动性决定的组织支持效能是影响体育志愿服务持续参与行为实现的基本逻辑。而受社会环境营造的政策引导不足与媒介宣传不力、服务参与机会的区域分布差异与群体指向差异、服务信息获取的来源渠道缺乏与匹配程度不高、保障参与行为的责任主体模糊与组织建设滞后等现象的影响,使得毕业大学生持续参与体育志愿服务仍面临着诸多阻碍。根据应然逻辑与实然困境间的矛盾,提出以政府责任履行为根本点,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以媒介宣传引导为着力点,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以数据平台搭建为突破点,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以实践目标转向为落脚点,提升组织服务效能等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