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7—-2013年6--8月FY-2D逐小时TBB资料,普查了夏季我国江淮地区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个例,并对暴雨和大暴雨日的MCS及其伴随的中尺度对流涡旋(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MCV)进行了重点追踪。根据MCV能否激发新的对流将其分为发展型(D-MCV)和不发展型(ND-MCV),分别选取一次个例进行WRF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结合NCEP/NCAR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对其背景场、水汽条件、涡度收支和垂直结构等做了对比分析。统计表明,夏季江淮地区带状MCS所占比例明显多于圆状,且相同尺度下,带状MCS较圆状MCS成熟时平均面积更大、最低云顶亮温更低、生命史更长;MCS多形成于午后,成熟于傍晚,并于晚上到夜间消亡;江淮地区MCS大多生成于江淮本地及其周边地区,自西向东、西南向东北和西北向东南是其三个主要移向。夏季暴雨日中,伴随MCV出现的MCS占样本数的33.8%;江淮MCV所在位置较北美地区低,且多出现在MCS的西侧和北侧;带状MCS比圆状MCS更易伴随MCV出现,大部分MCV都为发展型;MCV的厚度与其是否为发展型、“母对流系统”的类型关系都不大。合成分析表明,D-MCV发生前,对应高空急流更强,且中层江淮地区位于低槽前部,西南气流强盛,利于对流发生。本文选取的两次MCV个例都发生于低空切变线上,其发生的环境场都为典型梅雨期环流特征,低空急流对应水汽输送的多寡则决定了两次过程累计降水量的差异,K指数对MCS生成和活动有很好指示作用。MCV生命史各阶段垂直输送项(V)和涡管倾斜项(T)、涡度平流项(H)与辐合辐散项(D)呈反位相分布;其中,V项和D项是MCV发展阶段中低层涡度的主要来源;两次MCV涡旋闭合环流最早都在低层出现,随后向上发展;ND-MCV的厚度较D-MCV深厚,后期涡度方程各贡献项绝对值减小也使其生命史长于D-MCV。D-MCV在其发展阶段激发出了新生对流,"二次对流"位于其南侧下风切方向;而ND-MCV形成后,其对应的“母对流系统”迅速减弱。D-MCV生成和发展阶段,其南侧两支低空急流所在高度不同,D-MCV闭合涡旋形成加强了其南侧低空急流,低空急流造成的垂直风切变引起水平涡度的变化,水平涡度对应垂直环流中的上升气流相互叠加,为“二次对流”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ND-MCV“母对流系统”造成强降水,雨滴拖曳作用对应下沉气流是对流区不稳定度减小、对流减弱的原因之一;ND-MCV发生时,其南侧急流区垂直风切变小,不易形成垂直环流,在其发展成熟后,西侧偏北气流削弱了对流南侧低空急流,这也是ND-MCV未能加强原有对流和激发“二次对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