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互联网+”新业态萌发助力金融业蓬勃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我国普惠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国内最为活跃和公众参与度较高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之一,政府对这一新兴业态的监管逐年严格细化,但仍存在一定漏洞。值得关注的是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极易引发行业动荡,触及投资者利益;随时可能出现场域转换,由网络投资转向现实聚集形成维权群体,进而转换为群体性事件。鉴于此,本文尝试立于防控此类型群体性事件的视角,分析研究完善相适应的防控机制。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本文的研究框架。从理论上,本文先从心理和社会两个维度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中群体困扰的原因;然后,本文分析了P2P发展背景和现实存在的问题,选定研究一组P2P网贷平台倒闭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及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针对事件分析了事件背景特征及演化过程。其次,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且均发生在一线城市的三起同类型事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回顾现实事件的过程中,归纳演绎出案例事件中的共性和特性,总结出事件一般规律带给本文研究的启示。文章立足于使研究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使所提出的建议对策能提供现实参考。再次,研究还参考了同类事件防控机制的普遍现状。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中通过实战总结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在不同时间段应对P2P维权群体性事件采取了不尽相同的防控措施,得到的效果也颇有差异。对当前由P2P网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防控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出目前此类事件存在的基本问题有两方面:行业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和政府对其风险识别的不充分。最后,在P2P公司频频出现违规违法操作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紧急规范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严格监管”策略——健全政府行业监管制度、完善投资人权益保障体系;展开并推广“专项治理”手段——促限并举、政媒联合引导P2P网贷行业良性长远性发展;消除P2P网贷引发的社会风险等层面,拓展出完善P2P网贷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新思路,进而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机制提供参考。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首次对P2P网络借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专项研究,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二是选取了近年发生的三起典型事件作为案例研究,从时效性看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客观;三是由典型案例到同类型案例的推导演绎建立了较完整的逻辑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