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南海海域争端不断,南海声索国和域外大国为了政治、经济、战略利益在我国南海海域不断挑起事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打造,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成为影响战略开展、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互利共赢、保证中国国际战略安全的重要关键。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国官方主流媒体对南海问题的新闻生产是国际传播体系中南海议题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研究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国家政策的延伸、意识形态的传播及掌握国际舆论战的主动权有着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中,笔者将以2011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人民网对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中的内容分析法,将样本编码后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配合定性研究中的话语分析,观察人民网作为中国的官方媒体对南海问题内容、话语生产上的变化,分析在此过程中建构的中国捍卫海疆主权形象的变化,探讨我国今后如何利用媒体进行内容和话语生产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方法,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争夺话语权提供示例参考。研究发现,2011年南海声索国在南海挑起争端时人民网没有成熟的报道机制,新闻话语建构的捍卫海疆主权的形象较弱,媒体的强大力量没有被发挥出来,以致没有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舆论主导权。进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人民网在有了政府官方话语作为支撑后,逐渐找到了打好舆论战的方法,适时补充官方话语,把中国从一个一味控诉侵犯国家的“受害者”形象,转变为有能力面对侵犯不回避的“自卫者”形象,再转型为以“双轨思路”为原则处理国际事务、始终坚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同周边国家协同合作前进、倡导世界和平发展、创造“命运共同体”并积极推动国际间友好交往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大国”。本次研究还对今后我国媒体对于国家核心利益议题的报道策略进行了思考:其一,主动出击,提高南海相关议题信息频率,保证代表中国立场态度的信息能够在国际传播体系中保持一定的信息流量,同时丰富信息源,以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接受度;其二,在以权威信源为主,多元的可靠信源为辅,横向、纵向对比补充进行信息发布,;其三,建立中国与国际社会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增强各国全球共同治理的责任意识。通过这些报道策略,以建构起保障国家利益、维护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地位。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国家间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间的竞争,扩大到国际舆论场的较量,一国媒体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向国际社会交出一张漂亮的“名片”,在全球大环境中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