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1937年间,国民政府针对中学生出路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分析改革的背景、措施与结果,揭示近代中学生出路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的根源。 1930年代初,中学生出路问题的凸显与1922年学制改革后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有直接关系。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与高一级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构成了尖锐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也与当时社会职业需求的紧缩趋于对立。1930年代初,为数众多的中学生面临着升学无门、就业乏术的双重困境。就业难使学生转而升学,使中学升学竞争越发激烈。与此同时,大学新生“质”不如“量”的现象也很突出。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学生无出路的后果在于它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威胁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解决中学生出路问题,促使教育与社会相适应,1930年代国民政府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改革。具体措施包括:限制中学数量的增长、重新定位中学的目标(中学以升学为导向)、扶植职业教育进行救济。前两者是对中学的整顿,后者意图实现中等教育内部的分流。通过整顿与分流二途,使学生升学、就业各得其所。 实践表明,国民政府对中学数量的控制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中学完全以升学为导向在现实中遭到挫折。不过,多数不能升学的中学生转入教育界,反而成为1930年代推行义务教育的助力。得失之间,难以逆料。自后观之,1930年代国民政府针对中学生出路进行的教育改革遇到了观念与经济双重因素的干扰。学生中的升学主义倾向、就业时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的社会情况下都具有普遍意义;经济发展的有限导致社会消纳能力不足则一直存在于中国采取新教育以来的历史中。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个人希翼与政府期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最终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