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基于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能源所占能源结构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大规模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了条件。在多逆变器并联并网应用中,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给电网引入大量的电力谐波,并且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控制参数差异,线路阻抗差异,地理位置差异会对接入电网点电能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导致系统失稳。针对单台分布式发电系统进行优化时,进一步的成本控制、提高效率与优化可靠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于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能源所占能源结构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大规模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了条件。在多逆变器并联并网应用中,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给电网引入大量的电力谐波,并且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控制参数差异,线路阻抗差异,地理位置差异会对接入电网点电能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导致系统失稳。针对单台分布式发电系统进行优化时,进一步的成本控制、提高效率与优化可靠性十分困难,而载波交错式多台逆变器并联控制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低成本(消除纹波降低对无源滤波器的要求),高可靠性(滤波器中使用的大容量电容器被认为是可靠性瓶颈),和模块化(系统可以实现多个低功率模块协同工作)。其中多机并联的集总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环境和成本约束较大,并且过长的通讯线会降低系统运行可靠性,本文以并联逆变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载波移相控制技术,提出自治控制下的多逆变器并联谐波抑制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概括如下:
针对大功率逆变器开关频率较低,使用较小容量滤波器存在开关纹波含量高的问题,基于载波移相控制技术在治理逆变器高次谐波的优势,将载波移相技术应用在大功率逆变器多机并联的场景中,并且改进原有集总控制或高带宽通信控制策略,根据系统固有的同步特性设计全局载波同步信号。在离散控制下以相对较低的控制频率自适应调节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实现多逆变器载波交错控制。控制器实时监测逆变器载波相位,根据各逆变器的实际运行工况设定相关载波相位差值,实现逆变器开关次及以上纹波的高效抑制,减小滤波电容的容量。
针对孤岛运行模式,多逆变器并联输出功率的精确共享问题,依托系统物理参数,在下垂控制功率共享的基础上,设定相匹配的基波频率虚拟阻抗以实现多逆变器间的精确功率共享。针对由非线性负载引起的低次谐波电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谐波频率虚拟阻抗抑制系统低次谐波电压的控制方式。根据下垂控制系统固有同步特性,结合载波移相控制,设计孤岛系统离散控制下全局载波同步信号,实现多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全局同步控制,达到孤岛系统电力谐波抑制的目的。
最后,搭建多逆变器并联实验平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和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具有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特点,易造成系统频率波动。考虑到传统频率调节手段成本较高,且调节容量有限,可利用可控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方式来辅助系统频率控制。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视为储能设备,通过优化其充放电过程可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友好互动;温控负荷可在用户温度舒适度约束范围内调整工作状态,改变其功率需求,通过调节也可用于支撑电网的优化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消耗,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海上风电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单桩基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海上风机基础形式,通过锤击法打入海床地基中,一般入泥深度40-60m,依靠桩侧土压力维持稳定,桩顶与风机塔筒连接,整体结构收到风浪流的共同作用。我国东南沿海多为岩基海床,上覆软土层十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部分地区软土层提供的土抗力难以维持桩身稳定,因此有必要将桩基嵌入岩层处理。目前,国内
21世纪的今天,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发展所要面临的两大挑战。传统汽车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排放的尾气还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而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经济性好、清洁无污染。虽然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但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动汽车的生命力所在,而为电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则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与应用,永磁电机的发展日新月
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基础结构形式不断创新。筒型基础作为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形式,凭借良好的承载能力,可实现自浮拖航、负压下沉等优势,在海上风电领域得以快速推广应用。筒型基础整机安装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海上风电开发成套技术,主要包括陆上预制、气浮拖航、水中沉放、土中下沉等过程。其中,筒型基础整机水中沉放过程复杂,且随着水深增加其沉放难度将明显提高。目前筒型基础应用水深均在15m以内,而近年
风能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海上风能因其储量大,在其开发利用上不占据陆地资源,风电输送又靠近沿海用电高负荷地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但是,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及施工条件复杂、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清洁能源的利用。目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有单桩基础、多桩基础、筒型基础等,不同基础结构适用的海床条件不同,其结构与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差异大。如何有效的开展基础结构的优化及建造方式的优选,是推进海
随着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之间的耦合日益紧密,二者间的交互影响所引起的安全问题需引起更多重视。多能流的可行性体现了系统的静态安全性,可作为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静态安全评估的重要判据之一。 为此,本文将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的概念推广到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立求解算法的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仿真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天然气潮流和电力系统潮流的可行性机理,在天然气发电机有功
随着半导体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用电子换相代替机械换相的无刷直流电机被发明出来。相比于传统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避免了电刷、换向器带来的缺陷,同时兼具控制简单、转矩密度高、寿命长、维修方便、成本低等多种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家电、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但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中需要转子位置信号为换相提供依据,而位置传感器的存在会增大电机体积;降低在高温、潮湿、粉尘等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最经济的大型储能设备,启动快速,运行可靠,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功能,在电力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作为输水系统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电站运行效益。本文以尚义抽水蓄能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上水库侧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 (1)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建立某下水库侧式进/出水口数学模型,并将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
基于无位置传感器方法控制的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应性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高转速场合应用前景广阔。但高速情况下,传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换相误差问题更明显,直接影响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为实现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以及解决换相误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换相点前后的线反电动势特性,提出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的换相误差补偿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虚
处级干部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中的“关键少数”,是干部群体中的骨干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是领导干部,是事业发展的决策者;也是服务群众的公仆,是落实政策的执行者,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正处在各种机遇的叠加期、爬坡越坎的关键期、闯关夺隘的攻坚期,对于基层而言,选拔任用优秀的处级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带头履职尽责,示范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奋发有为,须臾不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