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测定甘薯的直链淀粉含量,确定06高代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范围,选取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0%或者高于40%的品系,用于育成低或高直链淀粉的甘薯新品种,同时,进行了对新品种(系)J18、J04150、J21、J22、J23、Y0579的烯效唑处理试验和对J21、J22在低、中产田上进行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了解不同调节剂和肥料处理以及产量对甘薯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不同基因型甘薯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06高代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范围在5%~30%之间,有30个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0%,有可望能从这些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系中选育糯性鲜食用甘薯新品种;筛选到直链淀粉高于25%的品系有2个。一年多点试验发现,甘薯直链淀粉含量受地点效应影响显著,平阴适合低直链淀粉品系的选育。
2.烯效唑处理可降低甘薯各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且品种间有差异。烯效唑处理对甘薯直链淀粉的积累有影响,且不同品种间积累过程的趋势不同。
3.块根干重、鲜重与甘薯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烯效唑处理增加了甘薯块根干重、鲜重与甘薯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提高了相关性,但仍未达到显著水平。
4.低产田中N、P、K不同组合的施肥均可增加J22、J21的直链淀粉含量,但是品种不同,不同组合施肥对其的影响不同;N、P、K组合是J22增加直链淀粉含量的最佳组合,P、N组合是J21增加直链淀粉含量的最佳组合。中产田中N、P、K不同组合的施肥可增加J22的直链淀粉含量,并能降低J21的直链淀粉含量,且受品种的影响较大;增施N、P、K可以增加J22的直链淀粉含量,对于J21,可以不施肥。以施N、P、K为基础,施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对J21和J22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是先降后升,不受土地基础肥力的限制,但品种间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