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木心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是其创作数量最多,文学性最丰富,但也是研究者一直未深入的部分。木心诗歌的风格特性很容易被读者标举为木心风格,很多人认为在当代汉语诗的谱系之中根本看不到像木心这样的诗歌作品。木心诗歌究竟有什么样的审美风格?其审美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体现的?本文以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为立足点,力图挖掘其诗歌的审美特征,在与不同诗人、作家的对照中辨认木心与中国现当代诗歌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选题依据与价值意义。第二部分包括木心简介和对其诗歌研究现状的梳理。正文分三章论述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所谓审美风格,就是反映着作家创作趣尚与个性、展示作品风貌及特征且能够引起读者持久审美感受的艺术独特性。本文选择了在木心诗歌的整体风貌中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能够反映木心思想特征和审美特性的三种审美风格,即静穆之美、新奇之美和想象之美。当然,这几种风格在木心诗歌内部不是割裂的,基于他诗歌内部的复杂性,各类风格常常是互相交叉与渗透的。第一章揭示木心诗歌“静穆”之美的内在特质,这种“静穆”不是给人以豁然开朗的生命揭示,而是在坚忍的诗性品格中呈现一种平淡、纯粹、和谐的审美韵味。本章主要从木心诗歌的抒情方式、静态艺术和审美静观三个角度进行考察。木心擅长克制和隐匿自己的情感,他不以宣泄的方式抒情,而是加入叙述因素,并将智慧、哲理等理性成分融入诗歌内部。木心是一位综合型的作家,他在诗歌中倾注了美术家的眼光,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感知,在诗歌中注重表现凝定的画面和意象细节。静穆风格的形成必定包含着无功利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使他的诗歌树立了神圣美感。木心诗歌的静穆风格掺杂着现代主义的诗学色彩,所以本章在考察静穆风格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作家进行对照,力图挖掘木心诗歌与中国现当代诗歌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章主要围绕木心诗歌的创作个性挖掘其诗歌的独特之处。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异质性的诗体以及复杂的互文现象共同构筑了木心诗歌的新奇之美。他拒绝俗套的语言表达,对中西语言形式多有借鉴且具有明显的书面语性质,与中国八九十年代、新世纪的某些诗歌形成了反差。木心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不亚于其对文学精神生命的探索。他的诗体融合了中西诗体血液,其诗体具有新奇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很多人认为木心诗歌具有世界性,这与其文本的互文性脱不开关系,他对不同的前文本进行改写,有些具有增殖的新意,但也有些改写脱离了鲜活的当下经验。第三章进一步探索木心的精神世界。木心精于审美,因此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多有扬弃,他以想象为本位,对现实世界进行变形处理,呈现出超常的神秘诗意空间。由于想象的飞跃,木心诗歌呈现的时间不再是线性的,空间也不是封闭的,这种对时空限制的打破使他的诗歌穿越古今、勾连中外。想象是一种寓理想色彩于其中的思维,木心诗歌的乌托邦因素正是理想思维的体现。他以“向后看”的姿态承载着自己对“从前”文明的怀旧和对当下社会的批判。乌托邦的理想与木心的双重地域体验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