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方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也很多,但大多都是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现状和分配问题的政策性的描述。极少有涉及到制度顶层设计和理论深层研究,特别是从中西分配理论比较的角度研究分配理论尚属空白。本文通过对中西收入分配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可以得出,要素分配论是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是按劳分配理论与要素贡献论的结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中西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共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衍生出来的分配方式多样化将会是中西收入分配方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中西分配方式依据的价值基础却是大相径庭,中国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不断创新完善多种分配方式,而要素价值论则是贯穿西方分配理论的始终。因此,中国的分配理论更加重视劳动的主体地位。谈到分配理论,除了要解决在分配过程中凭什么条件参与分配以外,还要解决怎样分配的问题。因此,分配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就成为中西收入分配理论的共同议题。从古典经济学家过度重视效率开始,效率论成为西方分配理论的主导,直到凯恩斯革命的出现,强调注重公平,公平论成为凯恩斯学派研究的热点。但是,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在这个问题上还未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中国的收入分配理论在国民财富分配初期就强调过度公平论,直到“共同富裕”分配理念的提出,才彻底扭转不重视效率的局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重视公平”。这一系列分配理论的转变说明我国正在逐步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也说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中西收入分配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西收入分配理论的趋同性和差异性带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示。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必须要明确高效的市场和高质量政府的职能分工。同时,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让广大劳动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构建生产要素平等、高效的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促进要素收益的合理化和高效率,提高劳动者报酬。培育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结构,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