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乡土 无尽人生——孙惠芬乡土小说论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惠芬是中国当代为数不多倾心于书写乡土小说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乡村在她的笔下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密切联系着的;也不再是封闭的,凝滞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乡与城的关系上,作者经历了从纯情想象到双重批判再到理性表达的三个阶段,乡村的生存状态、乡村人的城市情结、城乡关系的困境在她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孙惠芬的乡村书写中还渗透着对生命、命运、困境、人性、欲望、死亡等形而上问题的思考。 孙惠芬始终站在普通乡村人的立场上,以积极介入现实的姿态和开放的精神关注和思考当下的乡村,以人道主义情怀对乡村人的生活追求和人生命运表示深深的理解。她的小说不以故事的编织见长,而是以对人物丰富微妙的心理揭示吸引人。她将笔触伸向人物心灵,又用这些心灵的镜子折射出时代的风云、社会的变迁。以散文化的笔调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乡土文苑中一道别致的风景。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小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但记忆单词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立足于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对小学英语单词多维记忆法进行探究。 Primary
期刊
?筅比较后让自己接受  当我深入思考了为什么会产生拖延的问题之后,我认识到拖延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欺骗。人性生来懒惰,如果有一个舒服温暖的被窝,我是不会愿意起身去寒冷的户外。那么,拖延的产生本质也与这个有关,我们更希望去做简单的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令我们痛苦的工作。  ?筅切断干扰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干扰源,例如手机、电脑、网络等,当我们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做一件很想拖延到明天的事情
晚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曾提出“我欲立情教”(《情史?叙》)的大胆主张,但他以“情”施教的同时,又不离“名教”的道德说教。他对人性的抒发又回归到封建伦理纲常,浓浓
累赘包袱感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人一步入晚年,就要面临退休,收入减少,平时在家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得靠子女照顾,看着子女们天天早出晚归,而自己无能为力,不能为家里做一点事,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因此产生了悲观的想法。  【调节办法】子女们可以找点事情给老人做,比如给自己带带小孩,接孩子放学等,也可以平时种点小菜,给餐桌上添加美味,这些都是能体现出老人的价值,让老人觉得自己还不是一无是处。  怀
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孔家坡,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孔家坡汉墓竹简《日书》是战国秦汉时期非常重要的选时择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