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土水汽迁移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体中不仅存在液态水分迁移,而且还存在汽态水迁移,后者由于测试技术的限制,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土体中液态水和汽态水迁移密切相关,水汽迁移是影响土体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半刚性基层与黄土路基之间,由于水汽的迁移,会引发半刚性基层层底出现薄层脱空现象,进而引发路面发生破坏。本文针对土体中水汽迁移问题,研发试验装置和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水汽迁移室内试验,考虑不同的因素,分析土体中液态水和汽态水的变化,揭示土体中水汽迁移的机理。论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的研究资料,分析了敦煌机场、沈阳桃仙机场道面与G30连霍高速永古段、克拉玛依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和气候因素引起的“锅盖效应”,致使水汽迁移显著,是产生机场道面和公路路面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土水特征曲线是反应土体基质吸力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直接影响水分迁移的特性,应用滤纸法测试了黄土和砂土土水特征曲线,并采用VG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且拟合效果良好。研发了室内非饱和土水汽迁移试验装置,进行了高温条件黄土和砂土水汽迁移试验,分析了含水率水平、含水率梯度、迁移时间及土质类型对水汽迁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含水率梯度相同时,砂土的迁移量随着含水率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黄土的迁移量随着含水率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当干端初始含水率相同时,黄土和砂土的迁移量均随着含水率梯度的增加而持续的增加;迁移时间越长,迁移量越大;黄土的迁移量普遍大于砂土。为了模拟半刚性基层下的路基工作状态,研发了水汽迁移的土柱模型试验装置,在不同温度梯度作用下,进行了封闭体系和开敞体系条件下的水汽迁移试验研究。封闭体系条件下,“锅盖效应”使得黄土土柱模型内部水汽迁移显著,致使土柱距顶板约10cm至43cm处含水率明显增大;而在砂土土柱模型中,“锅盖效应”产生的水汽迁移并不明显,重力势作用显著,土柱内部含水率呈现上小下大的趋势。开敞体系条件下,黄土土柱表面在蒸发作用下形成密度较大、透水性小的土层,产成“锅盖效应”,致使土柱距顶部33cm至48cm处含水率增大。而砂性土土柱模型中,受蒸发作用,土体内部含水率整体呈现减小趋势,表明“锅盖效应”导致的水汽迁移并不明显。根据菲克定律计算得到水汽扩散系数,对水汽迁移试验中黄土和砂土的迁移量进行定量表征,表明温度变化和含水率差异是产生水汽迁移的主要动力。
其他文献
浙江省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学校就读,发挥农村学校人力资源优势,探索切合实际的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制,寻找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发现和选拔体育后备人才奠
美藤果油(Sacha Inchi oil,SIO)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酸。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正是由于其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这也使得美藤果油不易保存,易发生酸败等一系列问题。使其营养及医学应用价值大打折扣,正是基于此,本课题尝试构建一种稳定的美藤果油微乳液体系,以此来提高美藤果油的稳定性。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滴水法”确定美藤果油微乳液体系中水的
为优化茶叶可溶性膳食纤维(Tea soluble dietary fiber,TSDF)的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以福鼎大白茶一芽五叶、六叶鲜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纤维素酶用量、
针对实际油藏中的三维渗流问题,利用傅立叶余弦变换以及点线汇和势的叠加原理等数学方法得出了沿井筒的压力分布方程。结合考虑压降的井筒变质量流的管流流动模型建立了地层渗
针对山西生态环境特点及水煤资源共生的特定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全省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对水资源的赋存和循环条件所产生的严重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山西水资源承载
[目的]构建缬氨酸转氨酶基因(avt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将avtA基因插入到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avtA,通过纸层析检测酶活性,SDS-PAGE凝胶电
背景:布地奈德是局部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药物。它的疗效接近泼尼松,副反应较少。一种新型的布地奈德胶囊-Budenofalk,在肠道内是依据pH释放,可能对远端结肠炎有效。本研究是
<正>得知《现代物理知识》杂志将作一个关于WWW的专题,我非常高兴,这段历史作为"现代物理知识"来回顾,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知道,不论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高能物理所,还
编者按$$6月1日,“我爱东江菜”——2019粤菜(东江菜)师傅工程系列活动,将在市区红花湖景区红花山庄前广场正式启动。为弘扬东江饮食文化,让广大读者和市民深入了解东江菜的悠久历
报纸
<正>1问题的提出题目:设两个向量e1,e2,满足e1=2,e2=1,e1,e2的夹角为π3,若向量2te1+7e2与向量e1+te2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这是笔者在复习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