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译文读者接受的视角解读托马斯·沃尔夫的处女作《天使,望故乡》两个汉译本的相关问题。《天使,望故乡》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其作者沃尔夫在这部处女作的语言中充满了浓郁的个人特色及史诗般的色彩。他巧妙地将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民谣及美国南方情感结合起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沃尔夫式的语言表达不仅要求母语读者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而且要求译文读者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与鉴赏能力。通过译文读者接受的角度去获取译文的相关评价与建议,对于提高译文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自从1985年《天使,望故乡》首次被译入中国后,迄今为止已有8个译本流传。在有限的文本研究中,文学层面的研究占了主要部分。大部分中国学者主要侧重于文本的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内容研究涵盖了主题,人物形象等;形式研究则涵盖了意象与作品风格的探究。而从较少涉及的翻译研究层面上看,关于这些译本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译本情况介绍以及译本在中国的接受度分析,然而对于翻译文本的具体比较分析尚未起步,从读者视角去探究译本的质量更是寥寥无几。此外,从研究的译本选择上看,对比乔志高译本与刘积源译本也较少见。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问卷调查、理论阐述及案例分析引入到译本评价与阐释中来,涉及了语言、修辞及文化多个层面,也涵盖了译者在处理“期待视野”、“审美距离”与“召唤结构”等读者视角时如何兼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与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接受美学的发展及《天使,望故乡》在中国的基本译介情况,指出了《天使,望故乡》在翻译层面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文本选择的原因,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问题、目标与方法。相关的文献综述分析了接受美学的研究现状及接受美学在翻译上的运用现状,以及《天使,望故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指出了该文本在翻译层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下,本文对《天使,望故乡》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实践层面,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指导读者接受问卷调查,从语言、修辞及文化层面探究了乔志高与刘积源译本的读者接受状况。在理论层面,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审美距离”、“召唤结构”及“空白”四个角度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调整读者的期待视野,如何调节审美距离以及如何处理召唤结构。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天使,望故乡》汉译本的可行性及其他问题。研究发现,两个汉译本均无法获得读者的绝对满意。相较而言,刘积源译本在语言、修辞及文化层面均更受读者的喜爱。读者建议,译本应当兼顾原文的审美性与可读性,在不破坏文本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同时,考虑读者的接受与创造力。同时,译文应当给读者保留合适的想象空间,让读者真正参与到文本的赏析与评价中来。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首次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指导研究《天使,望故乡》的两个汉译本。接受美学理论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与空间。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读者接受问卷调查的引入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为量化的参考方式。这对于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译者重译经典文学作品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