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北京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七大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一直呈现“一枝独大”的局面。近年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也发展迅速,其产值分别占到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10%左右。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是本文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产业。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态势:而由于区位禀赋的先天不足或后天退化,有些区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产业或其某些环节向外寻求更适合的发展区位,从而在空间上趋于扩散。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出发,基于对北京市20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对北京市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四个重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具体考察,以深入探求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并尝试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给予建议。 通过对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上的总部管理环节、研究开发环节、生产加工和组装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的区位偏好分析,得到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在区位选择上有着明显的要素偏好的结论。从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看,北京高科技产业也确实已经显现出了价值链区域分工的雏形。综合分析高新技术产业认为现阶段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北京区位条件的满意度可知,北京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认同北京在支持产业价值链研究开发环节上的区位条件,但是对地价负担,制度灵活性、市场规范化、一般廉价劳动力的获取、自然条件和政府工作效率与作风等方面存在普遍不满。这给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制造或组装环节、销售环节以及管理环节带来沉重负担,从而可能迫使高新技术产业某些环节计划向外发展。为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在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北京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微观尺度上的空间集聚,并合理进行价值链各环节宏观尺度上的地域分离。